展雲飛有些惋惜,如果說帝堯劍見證了青銅文化時期的輝煌,那漢代環首刀則見證了漢朝的輝煌。
可惜因為鏽跡斑斑,修復一下,留著自己收藏還行,可要放到市場上,肯定賣不出什麼高價。
“我還以為每一件都是無價之寶呢。”楊大美女這才鬆了口氣,不是她不希望每一件都珍貴無比,只是那樣太打擊人,讓她覺得自己就是個窮光蛋。
“但不能否認,它的意義確實不可替代。”李慶豐教授似乎有些不爽楊大美女張嘴就提錢,完全忽略藏品底蘊的舉止,說道:“每一件藏品都是有生命的,它們的生命未必是體現在市場價值上,其文化底蘊,歷史背景同樣重要。而這把環首刀是漢朝對抗遊牧家族最重要的武器,誰敢說它沒有價值?”
“但藏品最重要還是要以價值衡量。”相比起歷史文化,楊大美女更喜歡市場經濟這一套,好東西就值錢,反之就不值錢。
李慶豐教授沒有反駁,每個人看待古玩的態度都不一樣,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想法,而且更多的人是把古玩當作投資,甚至可以說,把古玩當做投資才是主流,否則藏品的價格也不會節節攀升。
“這把苗刀不錯,幾百年了,竟然都沒怎麼生鏽,在刀劍收藏方面,已經是非常難得了。”東方陽拔出苗刀,又開始妒忌展雲飛的好運氣,總能收藏到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藏品。
想到這方面,東方陽偏又不得不佩服,他也玩收藏,並且也不是一年兩年,雖然不能說藏品無數,但卻不能像展雲飛一樣,幾乎每一件都是珍品,每一件都是藏家所夢寐以求的。
“東方陽,麻煩你看一下這把刀的款識。”展雲飛提醒道,若是沒有這個款識,這把苗刀只能算不錯的珍品,但加上這個款識,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
“子理,子理刀?沒聽說歷史上有這樣一把名刀。”東方陽抓了下頭髮,突然覺得自己的知識有些不夠用。
“東方先生,子理,那是一個人的字。”李慶豐說道,子理刀,或許徵得展雲飛同意後,可以把這把刀命名為子理刀。
“原來是這樣,字子理,是誰?”東方陽還是沒能想起來,歷史上幾乎每一個名人都有字,哪能一一記起來。而且子理這兩個字似乎也挺平常的。
“譚綸,字子理。”展雲飛補充道。
“譚綸,是他?”東方陽瞪大眼睛,這可是著名的抗倭統帥,雖然在現代其名氣稍不如戚繼光,但他的功績卻一點不輸給戚繼光。
而且在明朝,譚綸與戚繼光齊名,但在排名上卻是譚戚,而非戚譚,可見當時的名氣、功績要稍高於戚繼光。
“譚綸,是誰?”楊大美女又問道,歷史從來都不是她的強項,如果不是因為古玩的價值,她還懶得詢問。
“譚綸,抗倭名帥。”鄭南迪大致說了一邊譚綸的事蹟,嘆道:“展先生,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你的運氣了,譚綸的佩刀,這要是讓那些刀劍藏家知道,非得纏著你轉手不可。”
“別說刀劍藏家,我都想打劫。”東方陽酸溜溜地嘀咕著,抗倭名帥的佩刀,且幾百年幾乎不生鏽,光憑這兩點,它的價值就已經難以想象。
“東方先生,再看看這把劍,說不定你就直接動手打劫了。”李慶豐拿起一把劍,小心翼翼地拔出來,一抹寒光頓時迸射而出。
“漢劍,難道這是漢朝留下的?”東方陽倒吸涼氣,這把劍的出現簡直匪夷所思。
帝堯劍兩千年不腐不朽已經堪稱神奇,但那是用青銅融合未知元素。以特殊工藝鍛造而成。而這把劍卻是用鋼鐵鍛造,同樣千年不腐不朽,無疑又是考古界的一大發現,和帝堯劍一樣。
“沒錯,這是一柄八面漢劍。”鄭南迪能感受到這把劍所折射出的那種正氣和霸氣,完美地繼承秦漢大氣的風格。
展雲飛很小心地把劍平放在桌子上,指著劍身說道:“看看這兩個字。”
“百里,字百里,誰的字是百里?”東方陽抓了下頭髮,一時想不起來。
“什麼字百里。這把劍就是百里劍。”鄭南迪兩眼放光,沒想到這竟然是一枚有記載的傳世名劍。
“百里劍,很出名嗎?”楊大美女又問道,根本就不瞭解這些。
“相傳。孫權有七柄名劍,其中就包括百里劍。”東方陽眼中紅光閃爍,滿是羨慕嫉妒恨。
“莫非是人擇劍,劍也擇人,只有適逢其主才能發揮寶劍威力的百里劍?”鄭南迪盯著展雲飛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