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江湖英雄。由此也可看出白蓮教的非同凡響,在那場滅頂之災後他們雖然損失慘重,但仍未能滅絕,而且繼續在江湖上令人聞風喪膽!
直到宋室南遷,白蓮教也隱居到了雲南。由於與大理皇室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他們又得到了很大的資助進而涉足江南,又是多年的輝煌強盛!但蒙古大軍南下,大理皇室輕易被滅,白蓮教被迫整體遷移江南。而南宋覆滅,元軍得到密報,說白蓮教攜幼大理和趙宋皇室的大批寶藏,準備自立。
就這樣,在百年的元朝白蓮教始終置身在水深火熱之中。但他們憑藉著高強的武學,和許多極富才能的教徒,屢屢劫後餘生。百年的災難並沒有把他們徹底毀滅,元朝末年的天下大亂,又給了他們一個千載難逢的復興良機!
只可惜,亂世雖然機會無限,可白蓮教千百教徒仍在爭奪天下的無數軍馬中被踐踏出了歷史舞臺!直到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想到白蓮教數百年的興衰,加上在爭奪天下時對他們的接觸,他深深的感受到白蓮教會是自己千秋萬代的極大威脅!
因此,在大明之初,白蓮教仍然深陷在奔波保命的絕境裡!同樣是仁宗,但是在明朝的朱高熾時期,巧合的是與宋仁宗時一樣,白蓮教又出現了一位千載難逢的絕世奇才!而且,同樣是擁有絕世姿容的女子!
在她十五歲的時候便出道江湖,獨身一個女子幾乎打遍了武林各大門派未嘗一敗!一時間,白蓮教又一次令江湖中人聞風喪膽!而由於朱元璋死後,明朝出現了永樂大帝與建文帝叔侄奪位的慘劇。朱棣為君後又是一心的開疆擴土,不再把白蓮教這樣一個武林門派當做大事了!
這個時侯,白蓮教被朝廷*數百年的形勢終於得到了緩和!但當時的白蓮教主“九霄天女”何莫愁不僅武功奇高,而且也是頗有見識的人物,對時勢的分析極其精確!
她敏銳的發現,作為皇帝,朱棣雄才大略,治國有道。但作為父親,他對兒子們親疏有別,偏心頗重!而且,尤其是對其長子,也是當時的太子朱高熾。由於他不像自己心懷大志,反而是懦弱沉穩,常有廢除之心。
而心知不被父親喜歡,朱高熾雖然身為太子,但二十多年裡仍然步步小心,事事謹慎!加上兩個弟子,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對王位的虎視眈眈,他只能更加小心,否則恐怕連性命都是難保!
而何莫愁相信,朱高熾表面雖然沒有什麼異常,可他對自己生涯的荊棘滿布心裡必定不會真的那麼坦然!所以,當永樂十五年朱高熾以太子之位監國南京。何莫愁感到機會來了,便進過周密的佈置後,利用時機巧妙的出現在了南京,成為了當時城裡街知巷聞的名妓!
朱高熾為人本來有些軟弱,加上對自己的處境也很清楚,所以平時的舉動都極為謹慎小心!可何莫愁當時在南京的盛名日甚一日,不由得他不好奇。終於大著膽子到了那座青樓,他本意也只是想見一見傳聞中的人間絕色。
當真的見到了何莫愁那絕世容顏呈現面前,朱高熾也無法革除男人的天性了!而何莫愁第一眼就看出了他對自己的垂涎,而且她深知對男人遠近要有張弛!在多時的欲拒還迎之後,朱高熾終於被她絕色容貌和精妙手段迷得神魂顛倒!
終於,一夕之歡後何莫愁牢牢的把大明太子掌握在了手中。其後多年中在朱高熾的明幫暗助下,白蓮教不僅成了當時天下聞名的強勢,而且教中還有很多高手在朝廷裡擁有了官職。可以說朱高熾雖然對白蓮教極為維護,但他的太子之位可以保全,何莫愁也出力很多!
終於成祖駕崩了,何莫愁也以為自己可以夙願得償了!只可惜,她還沒來得及真正的實施計劃,仁宗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就死於深宮。而繼位的宣宗雖然因為白蓮教對父親能保住皇位提供了很多幫助,沒有去對付他們。可宣宗是個很精明的皇帝,他了解白蓮教的過去,經過審時度勢,對白蓮教當時的行為也提高了警惕。
因此,宣宗一面暗暗消減白蓮教滲入朝廷的勢力,另一方面利用東西兩廠大肆招攬武林中人。何莫愁又一次敏銳的看清了形勢,宣宗顯然對自己不放心,他招攬武林中人就是為了防備白蓮教突然發難。
何莫愁的確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她很清楚宣宗不同於仁宗,他比乃父更加精明智慧!而且自己在朝廷的根基未穩,還不足以取代已經百年的大明!經過仔細的思量,她決定暫時淡出政治舞臺,重新隱身江湖。因為她明白如果自己輕舉妄動白蓮教就必然毀於一旦,倒不如帶著大批的財富再去培植勢力!
而宣宗見她主動請辭,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