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無非是問好,又說了一些軍中的情況,其實軍中也並無什麼特別的。
不過,在最後,慕昭寫了一句遊移不定的話,乃是父母生之恩,比之他人教養之恩,又算如何,若是不孝,便揹負不孝。
寫得很是奇怪,但長寧卻看懂了。
她想,難道是慕昭的生父有去找他。
而他的生父,並不討他的喜歡,而且之前慕老將軍希望將慕昭調回京城,難道也是因此。
☆、第49章
第二十七章
長寧回到宮中;便給慕昭寫回信,兩人已經寫過數封信了;便也沒有第一次的躊躇。
長寧將前面的問候的話寫完;又寫了一些京中的事情;然後還寫了今日和靜安大長公主前往長寧長公主府裡的事情;說府中一切都已經修好了,只待裡面的樹木花草隨著時間長得茂盛起來。
而在之後,她對慕昭寫道,說她認為教養之恩和生恩其實不能用於比較;不過又說母親十月懷胎,產子如過鬼門關,恩德如天的廣闊地之厚重,但是沒有提到父親。
慕昭看到這封信,自然就會堅定信念了。
而長寧此時其實已經有所猜測,慕老將軍前後兩次要慕昭回京,大約是忌憚慕昭的父親找他。
連慕老將軍都會忌憚的人,能是誰。
長寧想,也許該是北齊的將領。
當年慕家的嫡長女在壽州城被人搞大了肚子,她自己跑回了京城產子,之後卻並沒有聽人說起過慕家因女兒被辱產下孽子而去追查男方,由此可見,男方是沒法追查,抑或是追查男方會對慕家不利。
如此一想,就只能推斷慕家的女兒大約是和北齊的將領之間有了關係,慕家怕皇帝懷疑慕家和北齊之間有聯絡,所以才一直瞞著此事。
以先皇太宗皇帝的多疑,要是知道慕家養著的外孫是北齊將領的,他肯定覺得慕家會和北齊勾結到時候反水,肯定就會對付慕家了。
現在慕老將軍應該也有這個顧慮。
而北齊沒有將慕昭的身世直接捅出來,大約是慕昭生父之家,也怕北齊皇帝懷疑他們裡通外國。
長寧坐在桌邊,用手撐著面頰,這些當然只是她的猜想而已,到底是與不是,估計只有慕昭自己和慕老將軍知道了。
長寧本想下筆側面問一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