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部分

就開始放慢車速。

沒有喇叭聲,也沒有急剎車的聲響,車頂還多了一小塊怪模怪樣的反光板,不知道是幹啥用的,有點像太陽能電板。

沈冬艱難的移開眼,他有不好的預感:

“你說,我…是不是得去考四級?”

只是四年啊太誇張了,要是四十年,他回來是不是得學開飛船?

——淡定吧,又不是開機甲。

116

116、最新更新章節 。。。

沈冬惴惴不安的心;一路走來;總算稍有平復。

道路沒變化;汽車不會飛;人行道也不是自動踩上去就會像電梯一樣直接往前滾,他想的太糟糕了。應該說所有巨大變化都是資源枯竭造成的;好比十年前街上開的汽車燒燃油,五年前一部分公交車計程車開始加天然氣;現在則利用太陽能替代很小部分的消耗,口號是能省則省,減少汙染排放。

土地緊張;馬路沒辦法擴寬,自然只能向空中發展。

至於每輛車上的紅綠燈指示——親,你以為是科技發展嗎?只不過是駕駛條例交通規則嚴格級別再次提升,車上給你裝一個,美其名曰城市道路定位指向,實際上超速你不敢了,車禍你沒法逃逸了,想偷車、或犯案後開車逃逸你也得先把那塊螢幕扯下來,好比以前偷手機第一件事就是卸電板。可手機就那麼點大,汽車你能揣兜裡嗎?沒指示板的汽車開出去比沒牌照還顯眼,擺明了“我有問題”,讓交警攔嘛。

人類文明提升得最快的永遠是軍事武器(可探測能量爆發度的衛星),改變得最快的永遠是民眾管理,最讓人妥協的永遠是資源緊缺。

別的東西,還不是那樣。

小區門口擺著煎餅果子,報攤鐵皮屋,大多數老舊居民樓還都得爬樓。花壇前貓貓狗狗晃悠,電瓶車滿大街跑,破樓房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拆字。

“呃!”

沈冬有點傻眼的停住。、

四年沒回來,那租住的破小區拆了,他也不奇怪,可這片小區大半都被夷為平地,推土機挖掘機卻不見蹤影,還剩那麼幾棟樓孤零零的佇立原地,有點陰森森的味道。

“嗨,哥們,想去鬼樓歷險?”

幾個年歲不大,看著像學生的年輕人,買了煎餅果子,就搖晃著走過來。

他們頭髮亂七八糟,一身煙味,很明顯是馬路對面網咖通宵出來的。這地方似乎要商業開發,路這邊全都給拆了,破磚爛瓦到處都是,還有爛泥。幾個拾荒的在廢墟里挑挑揀揀,卻沒人肯靠近霧氣中若隱若現的那幾棟樓。

沈冬長相雖然不壞,但他實在沒穩重可靠感覺,老話說有點流裡流氣,又愛斜眼看人,很像省城技校或網咖附近轉悠的年輕人,於是搭訕的立刻來了。

“省城的鬼樓傳說,連電視都上過,哥們哪個學校的?是不是跟人打賭,今晚要來闖闖!”一個頂著黑眼圈的年輕人擠眉弄眼的笑起來,還準備伸手拍沈冬的肩,被沈冬避過去了,他也沒惱。打個呵欠說,“放心,鬼樓雖然名副其實,但是那些鬼都挺宅,別聽那些人嚇唬,沒有誰倒黴死在鬼樓裡的!”

他還想說什麼,目光一轉,看到不遠處的杜衡,驟然停住。

有些疑慮的看沈冬,沒搞清這兩個人什麼關係。

沈冬看著雖然年紀輕,但杜衡就像出入五星酒店的成功人士了,他總能把很普通的衣服穿出名牌都沒有的效果,儘管仔細一看,確定還是地攤貨,不不,要命的還是那種四五年前的款。

也許有錢人脾氣就這樣怪,好比當年應季新品展銷會上,某外國箱包名款看上去活脫脫就是中國火車站春運常見的紅藍條紋帆布袋?

這樣的人還是少沾惹為好,幾個混混都有點警惕,他們確實是不良少年,愛打架鬧事,可是經常混社會的才知道,有些事情有些人,就象徵著“麻煩”。

多麼真相…

“這個,我以前住…我以前一個朋友住在這裡,四五年沒來,這裡拆了?”沈冬絞盡腦汁的找說辭,“怎麼又冒出來一個鬼樓?”

這幾個咬著煎餅果子的年輕人已經不想搭理了,丟了一句“鬧鬼唄”,就抬腳走人。

沈冬踟躕一下,最終還是決定跑到對面報亭問問情況。

報攤老闆還是從前那個,有點不耐煩的整理晨報,一邊隨口說:

“別聽那群小年輕咋呼,哪有什麼鬼,就是開發商扯皮唄,房子造不起來,拖了兩三年…咦,小哥你有點面熟。”

當然面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