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研究的黑洞奇點。”
“那自然極其客觀規律又是誰定義的?那不自然的神力又是誰賦予的?”
“我們認知的規律是不是神定義的?神賜予神力能讓我們間接掌控一切,是不是意味著神,定義了一切?”
愛因斯坦抬頭看了看千百年來未曾變化的連珠網狀的結構的星河。
“或許,當我們於認知自然,科學之路上探索了幾千年之後,赫然發現,神,在終點等待著我們。”
……
雲天作為一個超脫的觀測者,靜靜的看著這個星球一位位永生者誕生。
他們藉助他無邊龐大的精神力締造了一個又一個魔法與傳奇,這些魔法都是可以在客觀宇宙使用的。
以精神力撬動現實規則。
這也是雲天建立多元仙道宇宙規則資料庫的原因之一。
總結通行世界之法,使得無數神秘測體系的能量可以在無魔世界的現實使用。
他本是無聊無事可做,才來看到這個擁有第五力的世界變化。
不斷的隨時間流逝看因為精神力存在的世界,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
由原始部落的祭祀到神學家,由部落中擊殺猛獸的勇士到修行者。
雲天本以為或許他們會被困在這個藍星上一輩子,直到資源耗盡,卻沒想到出來個愛因斯坦這樣的異數。
隨著時間的推移,無數科學家借神力開始征服星辰大海,向外太空進發。
而云天只需要把精神力撤回,就能讓他們全跪。
“那是不是,我們擁有四大基本力的世界,其實也是某個存在定義的呢?會不會有一天,引力就會突然消失呢,就像我可以輕易收回精神力一樣?”
看似司空見慣,看似我們熟悉的力量,其實都是別人定義的,所謂規律,只是他人定義。
倒頗有幾分細思極恐的感覺,只是對普通人來說,這種思考沒有意義,但是對要超脫的雲天來說這就是不能迴避的問題。
愛因斯坦的思考確實給雲天提了一個醒。
雲天用觀測者理論構建了世界觀,但是雲天一直沒有對宏觀觀測者進行深入研究。
因為他只有他自己這個樣本,他根本無從下手,他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便是認知障,知道了就可打破進步,不知道就真沒辦法了。
因此他對其他的宏觀觀測者,也就是客觀存在的不能思考的玻爾茲曼大腦,實在是知之甚少。
或者說玻爾茲曼大腦真的不能思考麼?或許只是以一種不是人類思維邏輯的方式思考。
那麼就如同愛因斯坦對天發出的疑問一般。
“我們所認知的規律是否是神定義的?”
在排除這個所謂定義一切的神以外,僅以雲天一人目前掌握的知識來看,誰定義了客觀宇宙?
自然是其他觀測者,無數因宇宙區域性逆熵而存在的玻爾茲曼大腦,他們大小不一,存在時間長度不一,但是他們就是宏觀觀測者,和雲天一樣,支撐著客觀宇宙的存在。
好,誰確立了客觀宇宙的規則這個問題確定了,那還有一個問題。
“先有觀測者,還是先有宇宙?”
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詭辯。
若先有宇宙,才有觀測者,那意味著宇宙規則不可改,所謂區域性逆熵的存在並不能改變客觀宇宙規則。
可若最初的觀測者不存在,那宇宙又怎麼出現的?
若先有觀測者,後有宇宙,那意味著宇宙規則也會隨觀測者的意識而更改,那雲天卻是因宇宙區域性逆熵而成為了宏觀量子觀測者又是怎麼回事?
宏觀觀測者到底與客觀宇宙是什麼關係?
若是第一種情況,那麼宇宙規則不可改,玻爾茲曼大腦們不是定義自然規則的存在,一切都是宇宙自奇點爆炸自然演化的。
那雲天就還有億萬年的時間直到宇宙寂滅之前探索超脫之路。
若是第二種情況,那就慘了。
大宇宙規則將會隨觀測者的變化而改變定義,引力常數等等其他的規則都會變化,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雲天壓根沒有億萬年的時間去慢慢超脫,一旦現實規律突然變化,那雲天過去總結的一切科技,就如同愛因斯坦文明的神學一樣。
都是鏡花水月;
都是空中樓閣。
甚至可能在新規則下,沒有意識程式設計的存在,甚至不容許意識的存在。
那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