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兵,導致財政緊張的話,只怕早就開始建新城牆了。

從南薰門和萬勝門開始,有幾條水泥馬路在城外連結戴樓門和新鄭門,一直通往白水潭學院,沿路兩邊,在還顯得瘦小的樹木之後,各種店鋪如雨後春筍般豎立兩旁,這些房子與汴京城的不同之處是,大部分都是紅磚水泥結構。白水潭學院在九月份即將迎來第三屆學生,估計可能高達一萬人。而桑充國在開封城的百所義學計劃中,在白水潭區的就興建了十所總計三千人的規模,分散在從南薰門到萬勝門的九十度角區域。一片市鋪的叫賣聲中,傳出兒童清脆的讀書聲,也是所謂〃白水潭區〃獨特的景緻。

雖然不知道這些前因後果,但是以呂惠卿的聰明,很快就猜到了這一切與那個叫石越的年輕人密切相關。他向陳元鳳笑道:〃石子明名不虛傳,履善,現在天色還早,我們不如在前面的酒樓歇會兒。〃

陳元鳳遲疑了一下,提醒道:〃恩師,你這次返京,肯定有同僚在城門前迎接的。〃

呂惠卿揮了揮手,笑道:〃他們不知道我的行程,相公不喜歡這些虛文,我們也不必搞些繁文縟節。等進了城安頓好,明日就可以面聖了。〃

二人說話間,就到了一家叫〃蔡水居〃的酒樓前,幾個店小二看到主顧上門,立即迎了出來,殷勤的招呼著。當下便把家眷們請到了樓上的雅座,家人們卻在樓下用餐。

呂惠卿執鞭上樓,和陳元鳳憑窗而坐,談論些佛老要義,各地風物,一邊看官道上人來人往,也別有一種味道。二人正把酒交談,忽聽到雅座之外有抑揚頓挫之聲。二人不由側耳相聽,卻不是說書人,而似乎是有人在讀著什麼文章。呂惠卿好奇心起,便吩咐家人撤去屏風,只見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酸儒,手裡拿著一張印滿了字的紙,坐在一個小桌子旁,搖頭晃腦的讀著:〃……故曰,治者國當以民為本,民為重……〃而一干客人或自顧自的吃著飯,輕聲談笑,視若無睹,或傾耳相聽,細細思考,還有人則交頭接耳,輕聲評論著什麼,有魯莽的便高聲問道:〃報博士,你剛才說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給灑家解說解說……〃那讀書的應了一聲,便開始細細解說。

呂惠卿和陳元鳳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又是什麼新行當?想不到離開京師不到三年,今日回來,竟然有諸般事物都不知道了。陳元鳳忙叫過酒博士,問道:〃何謂報博士?〃

酒博士忙打了個躬,笑道:〃回官人話,那個讀報的,便是報博士了。〃

〃你這不是廢話嗎?〃陳元鳳皺眉罵道。

酒博士本意是想要些好處,不過他也知道這兩個官人來頭大,倒也不敢輕慢了,見陳元鳳生氣,連忙答道:〃官人想是離京久了,報博士就是專門給客人讀報紙的人,各家酒樓都有,一般都是酒樓出錢請的,客人都喜歡這個,哪家酒樓沒有這個,生意就不好。他們就在酒樓裡、茶館裡給客人讀當天的報紙,客人不明白的,他就要詳加解說,客人走的時候,也會賞幾個錢給他。這些人收入比說書的還高呢。〃說到這裡,酒博士已是滿臉的羨慕,顯然這些讀報人的收入比他要高。

。§虹§橋書§吧§

第61節:第九章 呂氏復出(2)

〃報紙?〃呂惠卿在旁邊聽明白了,笑道:〃是桑充國的《汴京新聞》吧?你們這樣做,不是沒有人買他的報紙了麼?〃

酒博士笑道:〃哪裡會,讀書人,官老爺,只要有錢的,都是自己買。聽說每天能賣五六萬張,上次軍器監案,印了十萬張,桑家印書坊有時都印不過來,還要請別的印書坊幫忙,晚上那一塊燈火通明的加工加點,我們這酒樓裡,不過是些不認字的,或者沒空讀書的,聽著玩玩。連相國寺說書的張十三,都是上午讀報,下午說書。〃他說的張十三,呂惠卿倒也知道,說一部隋唐出名,在東京頗有點名氣。

呂惠卿點了點頭,朝書僮使了個眼色,那書僮便拿出一把銅錢塞給酒博士,呂惠卿笑道:〃麻煩你去幫我買幾張近幾日的報紙,多出來的算是賞你的。〃

皇帝趙頊對於呂惠卿返京,非常高興。接見的當日就授天章閣侍講、同判司農寺,兼知軍器監事。且留他賜宴,詢問他對朝廷政事的看法,瞭解地方民情,一直到天色作晚,才放他出宮。如此恩寵,當世罕有。

第二日,呂惠卿又拜會了王安石等諸宰相,然後就正式走馬上任了。與此同時,趙頊認為石越應當主要在中書省學習公務,便解了他權知兵器研究院事的差使,改由呂惠卿推薦的陳元鳳權知兵器研究院,這樣,不過兩天的時間,呂惠卿在形式上便把軍器監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