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兩州的交界之地。荀彧以劉曄為軍師,調動兵馬嚴防陶謙,在曹操的慫恿下發難。
而後荀彧更是讓李天羽領兵甲五萬,嚴防兗州和徐州的交界之地,讓徐州完全沒有了可趁之機!
經歷了盟軍一事後,荀彧對曹操的戒心急劇上升。荀彧甚至一度派遣,劉辯調在他麾下的暗部,前去破壞曹操同徐州各大勢力的關係。不過起到的效果,只能說是一般就是了!
處理完徐州邊境的事物後,荀彧派出使臣打點袁紹近臣,交好與袁紹,鬆懈袁紹的戒心和敵意,同時調遣黃忠到邊境,由荀攸排程嚴防豫荊兩州的交界之地。
雖然荀彧的兵力分的很散,卻是面面俱全,遇到緊急的情況,還可以讓劉辯調兵相助。除非是遇到壓倒性的戰鬥力,否則絕對可以堅持到,劉辯統一北方!
袁紹一開始對荀彧大肆調動兵馬,顯得非常不安。不過在荀彧的使臣派出後,袁紹知曉青州的邊境,也調動了兵馬後,頓時心安了不少。畢竟嚴防邊境,比攻打荊州要好多了。
不過袁紹深思熟慮一番,再向幾個謀士請教了之後,便讓麴義、蔡陽二將領兵六萬,駐防邊境,同黃忠形成對峙之勢。以免荀彧假借加固邊防之名,乘機攻打荊州。
不過這麼一做後,袁紹蠶食洛陽一代的事,也就停頓了下來,畢竟現在的司州太混亂了。
一個董卓的棄將,鎮守榮陽的徐榮,只憑借萬餘步軍,就讓袁紹吃盡了苦頭!就憑藉袁紹手中僅剩的數萬兵力來說,如果全力吞併洛陽的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何況如果袁紹全力抽調兵力攻克司州背部,那麼荊州南部的防禦,也就會因為兵力不足而空虛下來。
要知道荊州南部相接的各大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