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法院,專門負責審理各類案件。
不一會兒,大理寺卿來了。
“微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風度翩翩的大理寺卿趴在地上,規規矩矩地給林俐叩了個頭。
“平身。”林俐半躺半靠在御榻之上,“那兩名刺客可曾招了?”
大理寺卿俯身拱手,“啟稟陛下,那兩名刺客已於行刺當晚,在解往大理寺的途中,咬舌自盡了。”
聞言,林俐的眉頭皺了起來。
咬舌自盡,就意味著無法透過他們的嘴,來指證石晏是此次刺殺事件的幕後主使。
不過……
林俐問大理寺卿,“二人屍首可還在?”
“還在。”
“很好。”林俐的眉頭鬆了開來。
雖不能讓這二人指證石晏,但是她要用二人的屍首,給石晏作出好戲。
石晏,等著瞧。
☆、第六個任務(4)
時值深秋,又處陰暗石牢;雖是自盡於三天前,刺客的屍身並未腐壞,只是冷硬而已。林俐以著石憲的口吻頒下詔旨,命人將兩具刺客的屍身運到都城敦化的鬧市;當眾剮了。
為此,林俐還特別給這次任務委派了一名監刑人,監督這次行動的執行情況。這名監刑人,不是別人,正是廣平王石晏。
行刑當日,天如鉛灰,冷風夾雜著枯敗的黃葉,打著旋兒地一會兒向東;一會向西。路上的行人;個個低頭縮脖;緊走疾行,臉上鮮有笑容。秋天,尤其是深秋;從來都不是一個讓人愉快的季節。
一隊頂盔貫甲計程車兵;在這讓人遍體生寒的天氣裡,押著一輛吱嘎亂響的牛車,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地從大理寺的側門出了發。
車上並排放著兩個席子卷。席子卷的上邊各露著小半個蓬亂的發頂,下面各呈外八字形露出一雙薄底皂靴。牛車後頭,跟著兩個中年男人。兩個男人沒穿兵服,因為他們根本不是士兵,而是劊子手。
士兵們押著死氣沉沉的牛車,向著敦化城的西市進發。隊伍的最後頭,是輛朱輪描金的廂車,四角垂蘇,氣派豪華。石晏一身華服地坐在這輛朱輪車裡,陰沉的面色不次於外面陰沉的天。
趙國的都城敦化一共有兩個“市”,一個在敦化城東,一個在敦化城西。在城東的叫東市,在城西的叫西市。東市和西市,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敦化城中的兩個著名商圈兒,店鋪林立,客賈雲集。每天來東西兩市購物的人,熙來攘往,接踵摩肩。
根據從內侍口中套得的資訊,林俐得知,就熱鬧程度來講,西市要比東市更強一些。所以,林俐在聖旨中,特意要求將行刑之地設西市。
西市的東北角,有一片空地,行刑之地便設在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