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
徐克將紙片裝入自己口袋,笑道:“所以說,你還嫩著一點。””切!”程小東羨慕妒忌恨!
當然了,在場的眾人,也開始期待張少傑未來5年是不是真的能夠賺3億。
雖然,張少傑的小說、劇本部是能夠賺大錢,但是怎麼看一年頂多賺3000萬港元!畢竟,武俠小說的市場總量,以及香港電影的市場規模就這麼大。這這麼一丁點大的池子中,想要逆天5年賺3億,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沒有人能忽視張少傑的賺錢能力。
哪怕不能年賺一億,但是在眾人看來,年賺兩三千萬,對於張少傑來說,應該是毫無壓力的。
隨著這個賭注之後,無論輸贏,徐克、程小東、林青霞等人,也對張少傑另眼相看一一至少他們都堅信,張少傑在《大唐》這部電影的投資上是遊刃有餘的。
與徐克打賭,並非心血來潮,而是張少傑確實愛才,捨不得放掉這一個香港電影怪才徐老怪!
香港電影界,追求的一直是投資收益率。500萬資金,如果能夠拍得出10部50萬成本的電影,一般投資方就不會拍5部100萬製作的電影。
這個時代的香港電影,雖然一年四五百部的電影,鍛鍊了大量的人才,不過也使得香港電影人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習慣於這種浮躁的短平快式賺錢,那麼好萊塢那種大手筆大成本的花錢手段,香港的電影人肯定就是學不會了!
事實上80年代,香港電影界,邵氏也曾經想要模仿《星球大戰》那種大手筆,投資幾千萬港元拍《星際鈍胎》,結果這一部電影根本就是一部看起來就非常弱智滑稽的鬧劇。既沒有體現出大成本製作的視覺震撼效果,也沒有合情合理的劇情。邵氏的《星際鈍胎》可能是質量最差的大成本電影。
還有後來,香港電影人的一些科幻題材的特效電影比如《機器俠》、《未來警察》也顯得很蠢、很傻、很雷,電影的劇情也就算了,而特效的部分完全和看動畫片一樣,與電影本身完全割裂。看完這類科幻電影之後,觀眾多半再也不敢相信香港導演能拍科幻了!
習慣拍小成本電影,就失去了駕馭大場面的能力!
整天拍百萬成本電影的導演,給他幾千萬成本,可能會拍出一部滑稽的鬧劇。徐克、程小東等人是好苗子,能夠弄出《笑傲江湖》、《倩女幽魂》這種經典大片,對於電影的悟性,不是一般導演能比的。
但是香港小家子氣的投資,制約了他們的發展!
張少傑之所以要和徐克打賭,其實是要讓他逐漸習慣了大場面、大製作,這樣才能夠鍛煉出導演中的王者氣度!
導演中的王者,都是大製作鍛煉出來的。
能夠拍出《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卡梅隆也是從幾百萬美元開始起步,不斷有人願意出千萬美元,幾千萬美元,上億美元,幾億美元,十億美元,循序漸進的讓卡梅隆登上全球無數導演仰視的“世界之王”的寶座。
光憑著香港、臺灣的電影投資商,那些幾百萬的投資,是永遠培養不出卡梅隆那種王者!
嘉禾、邵氏這樣的電影公司,真心想要發展香港電影的公司。哪怕肯不計得失的支援導演拍大製作特效電影。但是拍一部,虧損一本。最後也會心灰意冷,逐漸減少這種燒錢的頻率!
張少傑心想道:“別的不說,至少將徐克、程小東、袁和平、張叔平這個華麗的組合養起來!不說能拍出《阿凡達》,十年之內,給我拍出一部2011年的《畫壁》、《白蛇傳說》級的電影,總可以吧!”
(未完待續)
第135章 要爭一口氣的吳宇森
《大唐》的劇組,下午沒有林青霞的戲。
今天下午,主要是吳岱融的徐子陵、萬梓良演的寇仲,穿著破1日乞丐裝,在一所剛剛搭建的破廟建築中,演雙龍鼻青臉腫訴苦的登場場景。
雖然下午沒戲,但是林青霞卻是在片場靜靜的在劇組中看電影劇本。
劇本也主要是根據《大唐雙龍傳》第一集所編。林青霞看的比較投入,也在默默的揹著臺詞。
因為她沒有看見過《大唐》的原著,所以很多的劇情不太理解,就開始向張少傑請教。
張少傑自然是比較殷勤,滔滔不絕的給林青霞講解劇情,分析各個不同的角色,比徐克講解的還要透徹,他不但講解了整個電影中出場人物的關係,甚至連隋朝末年的天下大勢,歷史格局,都有所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