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部分

大量讀過張少傑作品的官員,在未來執行改革、主政一方時,不免會有所啟發!

有廣州教育局的幫忙。

馬榮威8月尾,在廣州搜刮了30多名優秀的美術學生。

有繪畫功底的僅僅是一個基礎,漫畫更核心的那些漫畫分鏡,是一般的畫家不能掌握的核心技能。不過,馬榮成人行多年,該掌握的核心技能,他都掌握了。乍有了這些合格的人手,馬榮威可以自己當主筆,畫好分鏡圖,以及一些重要的部分,其他的插畫,都是可以讓助手去畫。

港漫一期一般是有40—60話之間,每話一般有3副至8副漫畫。

港漫的風格一般的比較細膩、寫實,在畫工方面,比日漫更精緻。

當然了,在技術層次來說,港漫雖然畫師的繪畫功底人均水準超過日本的同行。遺憾的是,港漫的表達故事的手法,也就是畫風,往往沒有日本漫畫家那樣成熟。

日漫往往是透過人物對話,推動劇情。

而港漫,則不免有一些連環畫風格的殘餘,需要一些旁白來解釋劇情,這樣使得讀者的代入感遠遠不如曰漫。

馬榮成帶著30名從國內招聘的畫家,來到了天下出版公司。,三十多人鬧哄哄的,讓張少傑有點詫異。

張少傑笑道:“怎麼招了這麼多人?”

馬榮威道:“還不是狐假虎威,仗著你的威風呢!”

張少傑詫異之極道:“何解?”

“少傑,你可不知道!在內地的官場,至少是廣州的官場,你可是赫赫有名!那些內地的官員,都是你的《大國崛起》忠實讀者!甚至,廣州那邊的黨報上,經常看到一些關於《大國崛起》的讀後感,學習心得的文章!”

馬榮成笑道,“他們說你是香港年輕一代,第一大思想家、歷史學家呢!”

張少傑頓時呆了:“靠,不會吧!《大國崛起》還沒有在內地出版!他們從什麼地方讀到了《大國崛起》?”

“廣州市政府,訂閱了5000份的《明報》!每天要將3000份《明報》寄給全國的其他省份,而廣州市保留2000份。當然了,《明報》在內地來說,只能是高階官員,內部學習資料,禁止對外非法印刷、銷售!”馬榮成解釋,“因為這些《明報》數量有限。那些官員、知識分子,要看《大國崛起》必須是自己帶著紙張、筆,去抄寫一遍的!光是廣州,就有超過一萬名官員、黨員、教授,抄寫、學習了《大國崛起》呢!”

張少傑一面竊喜,一面蛋疼的說道:

“靠!我的版稅收入啊。如果正式出版,那麼一元錢一本,10%版稅來計算,賣100萬本,也是10萬人民幣的稿費呀……”

馬榮成見狀,好笑道:“據說,內地已經有多家出版社,有意出版。不過,等中宣部、文化部等等部門的批准,很快就有內地出版社,前來香港洽談出版呢!”

張少傑不免流露期待之意,相比香港、臺灣巴掌大地方出版,誰都期盼能夠在內地市場這塊更大舞臺獲得成功。

這時候,中國國內最流行的就是一一讀書177年中國恢復高考之後,全國陷入了一場對於知識的崇拜和渴望!

各種和圖書相關的東西,在市場上都是搶手貨!

書店裡面,無論是詩歌、哲學,還是小說、科技書籍,都擁有大量的讀者購買。這個年代的一些讀者,每個月收入幾十塊錢,20塊錢就可以吃飯、穿衣。很多的青年人,每月只有幾塊錢的積蓄,但是很多青年人寧可吃的差一點,也積攢一些餘錢去買書看!

在改革開放初年,一本書賣幾百萬冊,根本是不稀奇的!

等到了後來物質上越繁榮、浮華,中國的人均閱讀量反而變少了。到21世紀初,分析資料顯示,以色列入均一年閱讀64本書,俄國人年均閱讀量為55本,美國人年均閱讀50本圖書,中國人均每年讀書僅僅有5本。

人均閱讀圖書的數量過低,使得中國雖然生產力發展上去了,但是創造力卻是相對滯後了。

張少傑趕在一個好的年代,這個年代是激情如火、百廢待興的大建設時代,也是中國人最熱衷閱讀的時代!

(未完待續)

第156章 鄧首長的讚賞

在馬榮成的迴歸之後,天下出版公司正式步入正軌。公司100萬港元的註冊資本,在這個年代,真的不算少的了!

須知,在後來80年代,臺灣著名的PC遊戲公司“大宇資訊”,創立的時候僅僅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