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還是我們的《霍元甲》、《天蠶變》收視率都不及《鹿鼎記》!按照現在這局勢,必威收視率神話了!”
張少傑笑道:“香港紅了才是一個開始,之後更要乘熱打鐵,向大陸、臺灣、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推銷,出售更多的版權才是王道!”
在80年代香港的電影行業,在國際市場開拓的比較成功。不過,香港的電視劇卻是相對遜色。
這裡,並不是說香港的電視劇不行,其實香港在80年代已經是處於亞洲影視行業的一座許多題材的巔峰。
除了戰爭片、科幻片、災難片、歷史正劇不太拿手之外。其他的各種題材無論是時裝片、“愛情片、喜劇片、動作片、武俠片等等水平都是相當高的。
只不過,香港的電視劇,在國際上市場推銷的不怎麼給力。如果乘著美劇沒有席捲全球,亞洲的韓劇還沒有隨著《大長今》潮流而形成氣候之前,模仿香港電影在亞洲跑馬圈地的大肆攻佔市場,成就也將會是不可限量。”電視劇的推銷,不管我的事情,我只管拍片!”麥當雄攤手,作為香港屈指可數的金牌電視劇監製,麥當雄更喜歡將劇情演繹到極致。
當然,有時候偏離劇本是難免,不過,麥當雄的搭檔也是狂人編劇蕭若元,他隨時可以編出非常誇張的劇情,配合麥當雄的思路。
《鹿鼎記》這樣的金庸原著,又有張少傑的指點。麥當雄其實也並沒照本宣科,許多的劇情細節,倒是被他拋開了劇本,發揮的比原劇本更好。
《鹿鼎記》的熱播,雖然給香港市民帶來了歡笑。
但是,撇切爾夫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一跌,卻給香港經濟帶來了重創!
從9月27日開始,撇切爾夫人北京跌了一跤,香港經濟如同遇到地震一般的滿目瘡痍。
前一段時間,港幣的匯率還是6港元兌換1美元。但是隨著撇切爾夫人在北京那一**的一跌作為導火索。
港元匯率迅速跌至7。5港元兌換1美元。
幾乎每過一天,港元都有一定程度的貶值。
由於人們對於香港未來前途的擔憂。在黑市中,甚至有人以20港元兌換1美元的。
當然了,隨著港元的大跌,眾多的商場,擔心港元貶值為廢紙。於是,部分商場只接受美元、英鎊、日元之類的外匯。
對於香港出現的經濟危機亂象。港督推卸責任說:“港元貶值系中國銀行拋售港幣,給英國政府施加壓力,好在北京談判,贏得主動權。”
而中國外交官員則是表示:“據瞭解,‘中銀香港’從未主動拋售港元。相反,英國資本拋售港元資產兌換外匯出逃,才是造成港幣貶值的主要元兇!”
同時,中國政府譴責英政府,不但沒有對採取措施穩定港元匯率,反而在有意製造恐慌氛圍,拿香港前途作為籌碼,給北京製造壓力。
總之,撒切爾夫人那**的一跌。
香港股市也是加速下跌,到12月份恒生指數甚至會跌至670多點。如果從1981年7月17日時候的1810。2點高位開始計算,此次下跌足足跌了6206!
而香港的樓市,更處於全面崩盤狀態!
九龍灣工業用地從1980年12月每平方尺360港元,跌至1982年10月的每平方尺25港元,跌幅高達93%。香港南灣道高階住宅,售價從每平方尺1200多港元,最低跌至每平方尺540港元,跌幅達到60%l普通的住宅售價,也是從1000港元每平方尺,跌至660港元每平方尺,跌幅達到35015!
與此同時,物業出租的租金,也是一路暴跌!
中環的甲級寫字樓的月租金,也從每平方尺月租30港元,跌至每平方尺月租金20港元左右,跌幅達到33%!
整個香港一些在前幾年高歌猛進拿地的地產商,紛紛嚐到了苦果。
“比如香港最大的地產公司,怡和財團旗下的核心企業一一置地公司陷入地價貶值、債臺高築的困境,不得不低價拋售資產,用於償債。
其中怡和系的子公司香港電話公司忍痛賣給了大東電報公司。而香港電燈公司也被迫賣給了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
當然了,怡和財團在此首創最深,但是百年經營,使得怡和財團賣賣子公司的資產,也能夠度過難關。
其中,讓香港小市民們受傷最深的地產公司,可能要屬“佳寧置業”了。
佳寧置業公司,由新加坡人陳松青發起組建.79年收購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