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要六七百萬美元左右吧!”一名消費電子行業的專家,淡淡說道,“我給臺灣的一家電腦設計了類似的組裝生產線,光是機器、裝置方面的投入就達到900萬美元!”
張少傑說道:“你知道的,中國內地月薪僅僅200港元。很多生產過程,如果能用手工去解決,反而能夠更節省資金!能不能簡化一下生產線,讓能用手工代替的步驟,暫時都用手工!”
“好吧…..”
這些專家們,紛紛將張少傑視為無良的奸商,並且對於生產線經過了大幅度的削減。
“我暈,不會吧,這又太簡單了!”張少傑拿到這份最省錢的生產線設計方案,頓時固了!
整個生產過程,開頭需要使用一臺精密機器,將電子元件印製到PCB版上。
之後,工人們僅僅需要將已經印製好的PCB電路板裝入塑膠外殼中,並用螺絲刀,將塑膠外殼擰緊。
然後呢?
然後…..整個生產過程,就完成了!
這樣的簡陋生產過程,幾乎是21世紀初的深圳的山寨工廠,才能夠見到到場景!
“這不正是符合你的要求?”專家們紛紛用知識分子的心態,鄙視張少傑這個奸商。
張少傑問道:“你們確定,按照這個生產流程,就可以將產品生產出來?”
“印製電路板,需要的工人,技術含量稍微高一些!其餘的部分,則是找一些文盲,都可以!”專家們信誓旦旦。
“質檢暱?”張少傑問道。
“哦,忘了!還以為你不需要質檢暱,再新增30萬美元的質檢裝置足夠了!”專家們顯得驚異。
整套裝置的成本,經過大幅度的壓縮,只要110萬美元左右就可以拿下。
既然如此,張少傑也不再遲疑,留下羅伯特、林威廉、馬榮成,讓他們在廣州主持工廠的改造、工人的招聘、培訓。
此時,國際上很多的電子產業公司,雖然垂涎中國內地的市場。但是,卻僅僅在中國內地設立辦事處,而將分公司設立在香港。
一般不是太尖端的電子工業裝置,在香港都可以透過向西門子、摩托羅拉、IBM、松下、NEC、德州儀器等等公司下達訂單。
整個小霸王遊戲機,生產過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就是將電子元件印製到電路板上。
也就是印刷電路板過程,這也僅僅是一套價值80萬美元的裝置!
在整個國際上,印刷電路板,屬於是電子產業鏈的低端。
真正牛逼的的大企業,是製造半導體元件——CPU、儲存器、硬碟等等各種技術含量更高的電子元件。
原本這些電子元件,發源地,都是美國。
當然了,在70年代日本電子產業開始崛起,可以生產大量的廉價儲存器裝置。在國際市場上,瘋狂的與美國企業搶奪訂單。
當時,日本人工威本低,僅僅是美國人的五分之一的工資。自然能夠將許多昂貴的電子元件,賣成白菜價…..到80年代初,面臨日本企業的低價傾銷,哪怕是強如英特爾也是虧損連綿。後來,英特爾毅然放棄了儲存器業務,專門做CPU才轉危為安!
正是張少傑準備引進的裝置,很多都是備大企業即將要淘汰的裝置了,所!義,各大廠商表示非常樂於接受訂單。
尤其是,松下公司的在香港的負責人藤原利生,私下聯絡張少傑,說道:“其實您完全不需要找美國、歐洲廠商,他們的裝置華而不實,遠遠不如我們日本的裝置價效比高!”
“哦?怎麼個說法!”張少傑心中好笑,70年代開始,小鬼子最喜歡的就是低價搶生意。
在85年“廣場條約”之前,日本的製造業相對於歐美確實有成本優勢,但是後來被美國,聯合歐洲多個國家施加政治壓力,促使日元大幅度的升值。造威了日本的出口產業,遭到了滅頂之災。
藤原利生解釋說道:“如果您不介意二手裝置的話,我們可以給您提供整套的印刷電路板、電子產品組裝生產品。新裝備的話,價格要800多萬美元,但是我們八成新的二手裝置,只要250萬美元,就可以向您出售!”
“暈,我要自勺裝置是110萬美元的,結果您卻給我推銷250萬美元的!“張少傑皺眉。
“聽我說,先生1250萬的裝置,這是一整套的流水線,生產效率,會是您原本那套方案的5倍以上!如果,您不在乎生產效率,算我白說了!”藤原利生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