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0部分

都是盜墓者做出判斷的重要依據。比如,有古墓的地方,由於泥土曾被翻掘和踩踏,莊稼的長勢會比旁邊的差一些。

“聞”即聞氣味,依照氣味的不同來分辨某處是否有墓葬。如秦漢時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銀和硃砂用於防腐;而唐宋之後的墓葬牆壁上通常塗抹有青膏泥。這些特殊物質所散發的氣味,一般人難以察覺,而盜墓者總能敏銳地辨別。“聞”的另一層含義為聽聲音。一般的大型古墓,一旦受到較大震動如空中打雷時,就能向地表傳出不同於別處的聲響。清朝時期臭名昭著的大盜墓賊焦四,就善於透過聲音來查詢陵墓。他曾在打雷時尋找墓地,並能根據回聲準確判斷出墓葬的位置。

“問”就是踩點。盜墓者一般都能說會道,尤其善於與老年人談古論今。每到一處,他們便會以算命先生或風水先生的身份,拜訪當地的老人,透過與這些人的交談,獲取有關古墓的資訊。

“切”,是查詢古墓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有3層含義:一是指發現古墓後,根據地表的地勢等情況,準確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離進入墓穴;二是開啟墓中棺槨後,沒有遺漏地摸取死者身上的寶物;三是觸控到文物後,即能判斷其為哪個朝代的文物、價值有多大等。

盜墓這一“行業”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日趨產業化,形成了一套產業鏈。根據分工不同,盜墓圈內的人員分別有著不同的稱謂:“掌眼”、“支鍋”、“腿子”和“下苦”。盜掘、運輸、窩藏、銷贓等一條龍作業,就是由這些角色完成的。

通常,盜墓活動的全班人馬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一鍋兒”。“鍋”裡級別最高的被稱為“掌眼”,是這“鍋”人中的核心人物。“掌眼”不僅有尋找古墓的本領,也有鑑別文物的能力。他們既可以是提供古墓線索的合作者,也可以是打算購買墓內文物的初級收購商。

“支鍋”是每一次盜掘活動的負責人,類似於承包工程的包工頭,負責籌措盜墓行動所需的資金、裝置等。“支鍋”的投入是有風險的,一旦挖出的文物沒人買斷,他只能自行處理。

“腿子”指的是盜墓活動中的技術工人。他們在盜墓過程中扮演著類似於“專案經理”的角色,負責探尋墓地的具體位置,以及確定裡面是否還有文物等。

在盜墓產業鏈中,最底層的是“下苦”。“下苦”多是農民工,從事具體的挖掘工作。通常情況下,即使老闆盜取一座古墓的收入達到上千萬元,一個“下苦”也只能得到幾百元到幾千元的報酬。

當初,老大就是從下苦,在鬼王的指點之後,又晉級成為了腿子,之後,跟隨了大老闆之後,偶爾也干支鍋的活兒,不過,因為其能力有限,在江湖上沒有野路子,一直也無法成為掌眼,經常曾經不到業務,有時候還要承接一些腿子的活兒,像這次,老大就是迫於生計而接了腿子的活兒。

要說到老大能夠在這個行業有一定的江湖地位,還要感謝鬼王當初的指點,如果不是鬼王,老大這輩子也就是個下苦的名,充其量也就是個腿子。

當然,老大嘴裡所謂的江湖地位也是自封的,在小莫一群人眼裡,老大與他們還真沒有什麼區別,大家都是乾的腿子兼下苦,沒有誰更高一等……

……

“老大,你說的故事呢?”小莫顯然對老大往昔的故事沒有什麼興趣,在小莫看來,老大有點抬高自己地位的感覺。

“咳咳……年紀大了,話匣子一開啟就停不了,好吧,言歸正傳。鬼王來了之後,先是和我們聊天,聊天氣氛很輕鬆,看似就是聊一些盜墓的事情,但是,後來我才知道,他是透過聊天瞭解當時的情況,鬼王說,這種旁敲側擊的方法,可以讓人說出最直觀的感覺,比開門見山的問要好多了……”

“後來找到了什麼?”

“他先是問,這才‘望’,‘聞’和‘切’,他的手法很嫻熟,做了這些之後,有測量了一下五行方位等等,很快,他就發現了古墓的入口。”

“這麼厲害。”

“厲害的還在後面。”老大苦笑道:“找到古墓入口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當時,掌眼來了,呵呵,那時候還是叫掌眼,不像現在都叫大老闆了……掌眼來了之後,讓人開啟古墓,但鬼王看了一圈之後不同意,說古墓陰氣太重,要白天陽氣初升持續旺盛的時候開啟墓穴……”

“然後呢?”小莫急問道。此時,周圍的盜墓賊都圍攏了過來聽老大講故事。

“鬼王當時在圈子裡面的地位已經很超然了,說話很有份量,掌眼雖然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