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cript>。”
周光祖給妻子一個謝謝你的眼神。
劉氏一看老大家的拿長幼那一套來壓她,嚎啕大哭起來,道:“想當年你周家敗落,是我爹不嫌棄你周家窮困,把我嫁給我家老爺,自打進門以來我一直相夫教子,還給你們周家生兒子,現在可倒好,你們周家每一個拿我當人看,這麼大的事你們說決定就決定了,憑什麼不跟我商量。”
張氏見她越說越離譜,也不敢跟她硬碰硬了,給坐在下首的旁氏一個顏色。
旁氏忙坐到劉氏身邊安慰她:“娘,您先別哭,您說說,大伯要留下孝珏,您差什麼條件?”
還是旁氏最瞭解自己這個婆婆,劉氏一聽旁氏的話,放下帕子看著周光祖道:“大伯要是非留下孝珏也不是不行,孝珏應該比我們家清池大一歲,今年十六,就算她呆在家裡四年再出嫁,三個丫鬟,花費少說也得二百兩,只要大伯給我們二百兩做補償我就同意她留下來。”
怎麼就欠她二百兩了?怎麼就四年再出嫁?張氏道:“孝珏今年都十六了,都到了議親的年齡,你再讓她等四年都二十了。”嫁給誰去?
劉氏道:“不是我讓她等四年啊,我是說少說也得四年。”她伸出四根手指:“你們也知道她的情況,怕是四年也嫁不出去。”
周光祖皺了皺眉,用厭惡的眼神看她。
張氏則是一噎,林孝珏已經到了議婚的年齡,怕真的會耽誤,但怎麼也不至於二十還結不上婚,她心裡已經暗暗決定,過完年就給她張羅一門親事。
劉氏見老大一家的都不說話了,嘴角一歪:“總之,二百兩,不然大伯上哪都說不到理去。”
周光祖一年的俸祿是二兩銀子,還是用糧布折算過來的,二百兩銀子,再等二百年能湊齊。
張氏眉心不悅:“二弟妹,咱傢什麼樣你不是不知道啊,上哪給你二百兩銀子去?”
他們家之後是掙不來了,但之前有啊,劉氏聽張氏的語氣有些鬆動,破涕為笑道:“大嫂若是真想給我,你那不是還有老太太給的一對鐲子嗎?我打聽人問了,值二百兩。”
張氏的那對鐲子是周家長媳才可以繼承的,是老太太當年跟老爺子征戰山西時得到的,據說是蒙古王爺脫脫的王妃的心愛之物,是老太太的戰利品,也證明了當年周家對朝廷的貢獻,根本不是錢能衡量的。
劉氏這一說完,大家才知道她打的是什麼主意。
沒等張氏拒絕,周光祖斬釘截鐵的道:“不行,那是周家的家傳之寶,以後要留給懿之他們呢。”
周懿之是長子,可劉氏的親兒子是周敬之,給周懿之她又得不到什麼好處,周氏冷冷一哼:“那我就不同意。”
“你……”周光祖正拿這無知婦人無奈,外面傳來周懿之獨子周若林甜甜糯糯的聲音:“謝謝七呱呱……”
什麼七呱呱,眾人都往門外看,旁氏站起來往門口處走:“吉祥,是你帶小少爺在外邊嗎?”(未完待續。)
ps:碼字晚了,一會還有一章,大家先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