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83 最後一步

讓長皇孫來林府,是林孝珏讓蘭君垣安排的,蘭君垣現在在東宮做護衛,但他跟大皇子自小交好,大皇子很照顧他,長皇孫也很依賴他,還不能這麼說,大皇子一直在交泰殿生活,日子過得還不如一個得寵的嬪妃,十分清苦,這些年其實蘭君垣對他的幫助更多,所以到是蘭君垣在照顧他。

總之長皇孫是非常聽蘭君垣的話的。

林世澤到現在還下不定主意同不同意林孝珏離開,是他沒見到真正的好處,只要沒見到,就算林孝珏說的天花亂墜也沒用,可長皇孫一來就不同了,現在長皇孫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得了他的青睞,比別人許任何承諾都要讓人安心。

現在林家人都忙著圍著長皇孫轉,林府也不是什麼大家族,沒有大規矩,下人一定也會好奇的探訊息,這時候林孝珏讓陵南去打探,也不會有人注意的。

可她讓陵南關注的是長皇孫對林世澤的態度,這丫頭卻就知道說八卦。人們都喜歡看別人的熱鬧,尤其是大房,那是林三的父母,林三對她並不友好,看見大房吃癟,這丫頭高興也是為她出氣。

林孝珏就順著她的話問道:“那林世澤呢?他,可也讓林孝瑾,回來了?”

大老爺有兩個兒子,都比長皇孫大,林孝瑾卻跟長皇孫年紀差不多,若是真想讓長皇孫對這些人有印象,林孝瑾的優勢最大。

陵南卻一臉肅然的搖頭:“這次二老爺還真沒做那些巴結拍馬的勾當,一直都很沉穩,長皇孫要去看他的書房,最後還要了他一本書。直說他的批註比別人寫的好。”

長皇孫根本不學無術,怎麼會喜歡書?林孝珏想也知道是蘭君垣交代他這麼做的。

讀書人看古文是喜歡在下面寫自己的批註的,越是大的學者,批註的見解越是能引起大家的認同,像朱熹批註過許多儒家典籍,甚至易經他也有註解,他的門徒眾多。所以現在他對古書的註解。是大家一致認同的公理,科舉題目也是按照他註解的四書來出題。

所以這對古書註解的能力,也充分說明了一個人的學問見識到底有多高。現在長皇孫拿了林世澤註解的書,就等於承認了他的學問,林世澤此時一定是躊躇滿志的。

而且這次他行為也很成熟,起碼不是像大房那麼目光短淺。他知道長皇孫是來找他的,若刻意讓兒子去接近長皇孫。怕長皇孫根本對這些人沒興趣,他還會讓人看不起。

不得不說,林世澤已經進步了。

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離開林家了。

陵南見自家小姐暢快的舒了一口氣,反而有些矛盾。她沉思片刻還是問道:“小姐,咱們都要走了,以後也不在林家。您為何要幫二老爺呢?畢竟……”說著好似因為小姐對這位二老爺比較孝順,她坐下人的就不好再說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像是要挑撥人家的父女關係。

“畢竟,他不是大奸大惡,之人。”林孝珏只這麼淡淡的說了一句,其實她心裡明白,在世人眼中,尤其是女人眼中,林世澤是十惡不赦的人渣,可仔細想來,他做的錯事就是辜負了周氏。

如果她是周氏,她會做的就是忘記曾經的海誓山盟,重新自己的生活,你恨這個人,和他勢不兩立,其實還是因為不甘心,不甘心就忘不掉,可你不管是恨還是報復,或許對方都不在乎,對一個不在乎你的人,忘記就好。

這話聽起來像個弱者,可真要做起來,才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

畢竟萬事萬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隨著見識和經歷也會改變,海枯石爛的愛情有沒有?或許有吧,但她還沒見過。

既然都會變,又為什麼非要求林世澤不變心?女人也不是不會變心,是自古以來女人變的條件太少,成本太高,每個人都苛刻一個女人要忠貞不二,卻找藉口說是男人就可能犯錯誤,這是千古以來的文化造成的,女人自己要看透,也要想明白。

林孝珏抬頭一看陵南還是憤憤然的樣子,她淺淺一笑,道:“林大人,背叛了母親,可我卻,不想置他於死地,我會為母親不平,但過後,我更希望母親能,走出陰影,活得更好,而不是整天想著,林大人的壞。”而林世澤又是林孝珏的親生父親,她知道自己身體裡有對林世澤的恨意,可也不想讓他死了,她要尊重林孝珏的選擇,但這些她不能對丫鬟說。

陵南一聽還是不解,應該是很難理解,她道:“夫人都被他們逼死了,二老爺就是個負心漢,還有什麼可以值得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