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方君候的處境,已經不是林孝珏說放過他,就能行的了。
在方顏夕來找林孝珏的時候,李固信就已經把方君候抓回了錦衣衛,那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
元宵佳節,普天同慶的日子,皇上在宮中設宴宴請大臣,可是宮牆之外的繁華街道卻冒起了黑煙,皇上也不是瞎子,他已經看見了,也知道是因為走水,還能輕易放過這件事嗎?
宮宴過後,皇上叫大劉公公到眼前,大劉公公之前就已經跟皇上透漏過街上的事,現在皇上叫他,問的就是進展。
大劉公公把李固信抓到方君候的事說了。
皇上聽了震怒中又帶著匪夷所思,他不明白,方君候好端端的為什麼要做這種事。
讓李固信將方君候拿下詔獄,審明緣由,文書,全部呈上來。
李固信之前已經抓到過方君候的其他人,那些人的口供早已拿到,就差方君候的了。
方君候當然不承認。
李固信也沒有對他用刑,如果方君候不在現場,就算一百個人咬他,他也可以不承認,別人沒辦法,他就能全身而退。
不過現在形勢不同,方君候在現場,還有那麼多人證物證,這人證中,有方君候的家丁親隨,由不得他不承認。
還有金河目睹方君候的縱火“全過程”呢。
雖然沒拿到方君候的口供,但是李固信將其他人的供詞交給皇上,又說了炸藥一些事,皇上當即就相信了。
方君候恨林孝珏如骨,相出放火燒街的法子不足為奇,他自己親自去點火,也好理解了,因為太恨,恨不得要親手去毀滅。
既又作案動機又有作案實質,由不得人不信。
皇上看完供詞,又抬頭看向李固信:“不過朕有一事不解,為什麼救火的是錦衣衛,錦衣衛什麼時候這麼好心了?要是武城兵馬司的人做這種事,倒是正常,所以,方君候被抓個正著,你充當的是什麼角色。”
皇上目光銳利,陰沉著發出不可捉摸的光,讓人心生寒意。
回答不好,可能就要人頭落地,欺君之罪,可不是那麼好玩的。
皇上都已經懷疑了,李固信不敢有一絲隱瞞,單膝跪地,行著軍人禮儀實話實說:“這是臣設計的請君入甕的法子,方君候計劃狠毒,還想好了全身而退的辦法,臣不甘心,若是他計劃得逞,不知道要損失多少人的性命,臣只能親自出馬,不讓抓不到他。”
武城兵馬司的人一半是王中山在管,林孝珏不敢用,不然也會露出這麼大破綻。
不過好在皇上當面問了,只要據實已告,就能脫罪,比皇上不聲不響的懷疑強,那樣才會失去聖心。
果然皇上微微頷首,道:“是永安跟你商量好了的吧?”
他和林孝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李固信回答乾脆:“是,什麼都瞞不過皇上。”
皇上冷笑,還想瞞他?他也不是老糊塗了。
道:“念在你們兩個也是抓人心切的份上,就罰你半年俸祿,再有下次,朕可絕不饒你們。”
這一次就可以將方君候繩之於法了,用不著下次。
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使小動作,再有膽子的人,也得謹慎行事。
要不是林孝珏說,皇上自負,不喜歡別人騙他,所以只要你說實話,反而能利用他這自負的心裡,從而全身而退。
她以前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為紮營,讓皇上器重她的。
李固信還真不敢做這些事。
顯然,這次他們賭贏了,林孝珏揣測聖意的本事,真的無人能及。
前門大街的街道要打掃,所有門面都要從新粉刷,不止前門大街,離前門大街近的,順西北風方向的街道,都沒能倖免。
雖無人員傷亡,可是煙冒的巧,動靜還是很大的。
第二日一早,前門大街的火勢,就被人添油加醋的在各個街頭巷口傳誦。
提到火勢,大家難免要問,是誰這麼喪心病狂,竟然放火燒街。
答案是已經襲爵的方君候。
這真讓人大跌眼鏡,人們臉上充滿疑惑,好日子過夠了?他為什麼啊?
是,大家都不理解,可是有人說是因為本來要燒的是東華大街。
這大家就懂了。
東華大街,永安公主,方家和永安公主的仇怨,京城人耳熟能詳,這就說得通了。
既然說得通,那麼方君候的罪就訂的十分順利,剩下林孝珏要操心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