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巴特爾走到林孝珏面前,看著地上疼暈過去的同伴一眼,粗聲問道:“是你傷了她?”
他說的是漢化,雖然不標準,但是能聽懂,也顯得他的粗聲沒那麼沒禮貌。
林孝珏毫不畏懼的回視著他:“是我做的。”
這時漢王道:“皇妹出手,也是事出有因,使者與其來責問皇妹,不如先問問你的人都做了什麼事?說好兩國至此交好,可如果貴國的誠意就是傷害我華夏百姓的利益,那使者不妨回去轉告給你們大王,我華夏兒女不惹事,但也從不怕事。”
雖然沒挑明瞭說,但這麼不亢不卑的語氣,就是傻子也聽出來了,意思是不服就打。
巴特爾目光從林孝珏臉上移到說話的漢王臉上,然後哈哈大笑:“你是漢王,皇四子。”
漢王其實在宴席上也見過他,笑道:“正是本王。”
四周一片譁然,因為方才那句不服輸的話是從漢王嘴裡說出來的,漢王,不同於普通百姓,甚至比公主說話更要效力,他如果不求和,那說不定就真的會打起來。
京城百姓這幾天被韃靼人折磨的積怨已深,已經不是剛求和時的心態,恨不得就打一仗呢。
周圍人紛紛附和漢王的話,並誇讚漢王英明。
林孝珏看了漢王一眼,想起在樓梯口聽到了稱讚太子的那句話:“本來太子殿下就說不講和……”
心想,當時太子可是被罵的不輕,還是皇上下令才把輿論壓下去的,這朱高燧定然是知道這幾天輿論在為太子平反,所以故意唱這一處。
不說搶太子的功勞吧,反正百姓都會念著他的好。
她暗暗做了個無恥的口型。
漢王當做沒看見,繼續跟巴特爾周旋:“本王身為親王,是不會讓異族人欺負我們的子民,更不能欺負我的皇妹,您若不甘,咱們就到御前評理。”
雖然無恥,但同仇敵愾的時候,林孝珏也不能駁了他的面子。
那巴特爾還是哈哈笑,然後看向林孝珏:“您是公主?哪位公主?”
不知為什麼,他看林孝珏的眼神蘭君垣很不喜歡,蘭君垣偷偷提了林孝珏一腳。
林孝珏心想就算我不說,難道他不知道嗎?他就是故意問的,挺直了胸膛道;“本宮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是永安公主,你的人也是本宮傷的。”
這時那兩個沒受傷的韃靼人嘰裡咕嚕不知道說了什麼。
蘭君垣聽是讓這位巴特爾向對方要索賠的。
看著巴特爾的目光不僅謹慎起來,他感覺這小子要獅子大開口。
可是事實和預想卻完全不是一樣的。
那巴爾特用蹩腳的喊話道:“是他們貪婪,訛詐公主,公主做的一點也沒有錯,兩國已經和談,華夏是韃靼的君上之國,以下犯上,公主的懲罰還是輕的。”
說著抽出寶刀,讓那兩個韃靼人下,待人跪倒之後手起刀落,兩顆人頭就跟球一樣的在地上骨碌起來。
那血腥場面,比永安公主砍人手可暴力太多。
先是引起了幾聲尖叫。
接著有人暈倒,然後四周是死一般的沉寂。
林孝珏腦子轉的飛快,心想這巴特爾大義滅親,人們的反韃靼情緒肯定會被澆滅不少,他此舉看似是不予自己追究,其實是在幫他們韃靼解圍。
漢王很快反應過來,笑道:“您能明白是非,我們兩國長久友好指日可待。”
巴特爾重重的拍了拍漢王的肩膀:“是的,誰敢破壞友好,誰就是我們的敵人。”
然後又看向林孝珏:“用你們漢人的話說,我們很快就是一家人了。”
林孝珏聽他這話心裡起了防備之心。
周圍人回過神來,開始為這位使節豎大拇指。
蘭君垣躲在林孝珏身後,感覺是十分不好。
既然巴特爾求和,林孝珏也沒有再追究下去的理由,韃靼人的屍體和傷員都交給了巴特爾。
林文濤和樊樹亮兩個早都暈過去了。
巴特爾問林孝珏這兩個人她打算怎麼處置。
林孝珏當然要扣下人要錢。
巴特爾再次求和,說都是他們韃靼人的朋友,答應送給林孝珏二百頭牛,讓林孝珏就此不要追究。
本來林孝珏應該收下這些牛的,她正好需要醬牛肉的原料。
見蘭君垣小臉一直黑著,她就直接拒絕了巴特爾。
但是如果不賣巴特爾個面子,周圍人都會認為她在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