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人進到書房見林孝珏也在,先是一愣,給太子行過禮忙就跟她問安:“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公主。”聲音很是沙啞,語調比平時低了好幾個段位。
太子賜座的同時關切問道:“大人這是怎麼了?”
韓大人道:“可是是受寒了,不礙事,就是嗓子有些疼。”
太子看向林孝珏,好在沒啞巴,不然他會以為表妹的嘴開了光。
林孝珏挑挑眉看著韓大人:“您還真不扛唸叨啊。”
“怎麼?公主唸叨老臣了嗎?”
林孝珏忍不住笑。
太子也笑。
給韓大人笑的雲裡霧裡。
最後還是太子先止住笑意,問道:“大人前來所為何事?”
韓大人當然知道林孝珏不是外人,太子能順利當上太子,這位公主是出過力的。
見太子都不避諱,他就更不會隱瞞,一五一十說了:“西北那邊韃靼王子送來求和書,希望皇上能開放馬市,同時韃靼願意永遠對我朝稱臣,服從皇上管制。”
如此聽來,求和的誠意非常足。
太子有些猶豫的看著林孝珏。
林孝珏心想太子如此好文也不見得是好事啊。
她搖頭道:“還是我說的那樣,這是文化上的差異,是信仰上的問題,還有經濟事實擺在那,韃靼,包括蒙古草原的任何一個部落,他們都不會長久求和,崇尚武力的文化導致思想落後,思想落後信仰就偏激,他們不信中原文化,就會一直受窮,且甘之如飴,可是這樣窮到底要羨慕中原的地大物博,還會來搶的,所以不能和。”
韓大人心想怎麼聽著好像二人早就知道訊息了?
如說別的原因,太子可能不信,但是他不是冥頑不靈的人,不然那麼多書也就白讀,根源就在文化差異上,確實如表妹所說。
他看向韓大人:“大人,我們主戰,您今天沒表態求和吧?”
“主戰?”
聽韓大人的聲音很意外,太子和林孝珏心中皆是一沉,因為事出突然,來不及商量,韓大人很有可能就這麼得罪了皇上。
韓大人見二位都用擔憂的目光看著他,雖然不知道具體原因,但心有感應,他搖頭道;“並沒有輪到老臣表態。”
就是他還沒有說出主張。
林孝珏和太子皆鬆了一口氣。
韓大人還挺遺憾的,道:“陳大人等都主張求和,根本不用我說什麼,再說我嗓子疼,皇上最終還沒有下結論,明日早朝顯然又要議論一番。”
太子真心鬆了口氣:“好在您嗓子疼啊。”他看向那個高深莫測的表妹,表妹的嘴一定開過光。
林孝珏道:“難怪風少羽總說,少說話對你有好處,韓大人,你的嗓子很是好嗓子。”知道什麼時候該疼,什麼時候不該疼。
韓大人依然懵懂:“二位殿下到底怎麼了?”又看向太子:“您是說要主戰?”
太子微微頷首:“表妹一席話讓本宮茅塞頓開,韓大人,這次本宮信表妹的。”
原來是林孝珏的主張。
韓大人聯想到她方才說的話。
好像很有道理。
關鍵問題是跟著這位公主的指點,從沒出過錯。
他點著頭:“老臣知道怎麼做了。”
跟韓大人商量完西北的事。
林孝珏也要走了。
太子突然叫住她:“表妹,今日你我談話,我突然想到要求表妹做一件事?”
太子都用求的,林孝珏怎好拒絕?
連討價還價說“您先說什麼事”的勇氣都沒有。
直接點頭:“表哥的吩咐,清野義不容辭。”
太子道:“是這樣的,上次皇孫回來說起你救他的事,他常常唸叨你,他身邊的老師雖然都是飽學之士,但我更信任表妹的實用之學,表妹又和皇孫又緣,可否賞臉,坐皇孫的講師?”
林孝珏微微張開嘴,眼睛瞪得老大,看著太子:“表哥您說的是真的?”
讓她給長皇孫講課,太子如果登基當皇帝,長皇孫必定是太子,是未來的皇帝,能給未來的皇帝講課,那等於把她的學術傳給了全國人。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人誰不憑藉皇上的喜好行事呢?
太子沒想到這位表妹還有這麼激動的一面,整個人都呆了。
他朗聲一笑:“表妹願意嗎?”
林孝珏壓下情緒,露出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