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漫無目的地朝洞穴的深處走,希望能夠找出類似出水口之類的洞隙。但出水口沒找著,熒光棒的光芒裡卻出現了金屬的反光。洞穴裡又哪來的金屬,難道這會是個礦洞,零心想。
金屬反光源於前方的黑暗處,零加快腳步走去。這次並沒有走多遠,大概走出十米之後,他的腳尖踢到了一片奇怪的金屬物。
零蹲了下來,這片金屬只有薄薄的一片,它被塑造成羽毛的形狀。金屬片上面有陰蝕的工藝刻劃出類似電路晶板的紋路,而嵌在未端一塊黑紫色的晶石更說明它並非天然的產物。
當熒光棒接近這片金屬板時,零分明看到那嵌於其上的晶石突然閃過一絲淡淡的光華。跟著這絲光華自金屬板上的紋路流過,整片金屬板瞬間輕輕顫動了一下,竟如活物。
零驚訝地看著這一切,從熒光棒的光源微微一暗來判斷,那塊黑紫色的晶石竟有類似太陽能板的作用,可以吸收光源作為能源使用。而從金屬板的顫動來看,這塊羽毛狀的物體中便包含了光源吸收、能量轉化及驅動三種系統。
用太陽能作為主能源,並將其轉化以及驅動的工藝,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來說並非無法達到。但那需要系統的機組及構造,就算加工水平再精巧,也絕對無法把三種系統有機地結合在這塊長度只有米許,厚度不超過5毫米的金屬薄片上。
而且從金屬片上厚厚的積塵看來,它不知道在這黑暗的洞穴裡躺了多少年。就零所知,黑暗議會所對外公佈的能源研究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磁能動機組,在沒有得到額外能源供應的情況下,單靠本身的能源動作也僅能支援十年左右。
然而這塊金屬片,零相信它存在於這洞穴中絕對要超過十年,甚至更久。
那麼,它是什麼組織的傑作?是屬於新時代的產物,還是舊時代的科技結晶?但零相信,即使舊時代的資源豐饒,也沒有足夠的科技支援,從而生產出這樣的金屬薄片。
而再往前走,這樣的金屬薄片越來越多。它們散落一地,簡直就像某種史前巨鳥遺留下來的羽翼。
最終,在距離發現第一塊薄片百米之後,零停了下來,一支佈滿這種金屬薄徵的巨大翅膀無力地垂落在地面,那些金屬薄片就是從這支翅膀上脫落了,零甚至還看到了薄片脫落後的金屬支架。這仿造飛鳥雙翼所製造的金屬翅膀,讓零想到了一個名詞。
仿生科技!
仿生科技儘管在舊時代已經有所涉獵,可卻還無法達到這支金屬翅膀的工藝水平,更遑論那片片羽翼上的精妙系統。零顧不得熒光棒的數量有限,他把其餘的熒光棒都拿了出來,讓它們根根亮起後,零將幾根熒光棒分別扔向了不同的方向。
於是,一副讓他不敢相信的畫面出現在眼中。
出現在零眼前的,是一艘造型奇特的飛行器。它相當於舊時代一艘輪船麼大小,前端呈u字型設計,後端則是流線型的機體設計。整艘飛行器上佈滿了汙泥,它有一部分沒入上方的岩層中,就像是被岩石卡在了洞穴裡一般。
飛行器的側面各裝載了三面巨大的金屬羽翼,此刻它們都無力地垂拉在地面。但在接觸到零那些熒光棒的光芒後,金屬翼上光源吸收系統卻自然動作起來,可金屬翼只微微震動一番後便又安靜了下來。而同時,零的熒光棒全數熄滅,那是光源皆被金屬翼所吸收的緣故。
零拿著最後一根熒光棒小心翼翼地地遠離這些大翅膀,省得連最後的光源也消失了。
他幾可肯定,無論飛行器本身還是這些金屬翅膀,都不是新時代、又或是舊時代的產物。那麼它又屬於哪一個文明所有?
是外星文明?亦或是地球歷史上某個所不為人知的文明遺蹟?
一時間,這艘飛行器遠比離開洞穴更吸引著零。他彷彿站在一個巨大的謎團前,而零恨不得立刻就解開這個謎團。
第151章 進入飛船
更新時間:2012…09…28
隨著熒光棒釋放的光源被這奇怪的飛行器吸收之後,洞穴又變得昏暗起來。零的手上只剩下一根熒光棒,他甚至不敢接近飛行器的金屬羽翼,怕的是連這僅剩的光源也給吸收了。
這未知的文明似乎在光能的運用上非常先進,只不過熒光棒釋放的微弱光芒也能夠成為金屬翼活動的能量,說明在能源吸收及處理的科技要比現階段領先一段遙不可及的距離。能夠做到一分能量都不浪費,這在零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這種精確到分子級別的能源處理系統,卻讓零想起自己的身體。對普通人來說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