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的這些共識,就有助於幫助公眾正確理解和認識這個問題。但如果報紙上一會兒說人民幣升值好,一會兒說人民幣升值不利,老百姓就被搞糊塗了,說不定還會喪失對人民幣的信心,引發嚴重的貨幣危機。學術爭論無禁區,宣傳報道要守紀律。
那麼,在經濟學傳播過程中,或者說媒體在報道經濟現象、經濟問題和經濟學觀點的時候,應該注意把握些什麼呢?
厲以寧:經濟學報道一是要準確,二是要經得起考驗。“準確”是說,經濟現象、經濟問題本來就是錯綜複雜的,經濟學對經濟現象、經濟問題的研究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經濟學家一時一地的片言隻語未必就是準確的結論。媒體不能覺得哪個經濟學家權威、哪個經濟學家說的話新奇就去報道,還要問一問這個說法有多少根據,是否經過實證。比如,有一些經濟學家放言“中國的GDP水分很大”,媒體就跟著炒,但是媒體想過這個結論準確嗎?我剛去過重慶,重慶市委書記汪洋跟我講,他們統計農民外出務工的收入,只能統計到農民寄回來的錢;農民吃的用的和沒有寄回來的錢,都沒有計入GDP;即使國有企業有一些虛報浮誇,但佔大多數的民營企業只會瞞報;國外是把家庭保姆的收入都計算在GDP之內的,所以美國經濟學家說,如果你跟你家的保姆結婚,GDP就減少了,可我們的GDP統計保姆的收入了嗎?所以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