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子是一個圓滿的神話。)複雜的事件,有時像神話故事裡牛郎的那頭牛,雖然只有一頭牛,牛頭有牛頭的法力,牛尾有牛尾的法力,牛皮有牛皮的法力,隨時可以供應牛郎的需要。

有了董仲舒讀書,有了大禹治水,有了牛頓煮表,你就像證題一樣得到“專心”。下面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提出意見主張,這才是你的目的。這一類題目通常只能向肯定的一面發揮,大概沒有人會說專心不好。心專而後業精,心專而後學成,能專始能巧,能專始能通。難道也得三年目不窺園?不是的,暑假別跟媽媽到日本去觀光總可以吧。難道也要我們煮表?當然不是,到美國留學的人喜歡在週末包餃子吃,其事無可厚非,但是也有人從來不包餃子,留學三年沒吃過一頓餃子。有人說笨人才需要專心,此言差矣,牛頓、董仲舒是笨人嗎?

今天的人讀書立業,也要有董仲舒那種全心全意投入其中的精神,而不是呆板地模仿他的做法。有很多事情古人能做,今人不能做;古人行得通,今人行不通。何以見得?歸納為證。

有一次,老師講到“囊螢映雪”,一位同學問道:“螢光和雪光很微弱,怎麼能看清書上的字?”老師說:“這個問題實在好!”他解釋,從前的書是刻在木板上印刷出來的,字型很大,現在中央圖書館所藏的“善本”書,就有宋代明代刻印的,映著雪光看,或是“鑿壁偷光”看,能夠閱讀。貧窮的讀書人買不起書,可能自己抄書,手抄本當然也是大字。古人苦讀可以囊螢映雪,鑿壁偷光,今人不行。

講到古人行得通,今人行不通,老師要求同學們自己舉例,又得到三個“個案”:其一,張千載與文天祥張千載,宋人,和文天祥是朋友。文天祥請他出來做官,他不肯。後來文天祥被元朝囚在一間小屋子裡,張千載就租了房子住在旁邊陪著,天天送飯給文天祥吃。等到文天祥被元朝殺害,千載負責辦理喪事,把骨灰送到江西廬陵文天祥的老家。

這件事情,現代人恐怕辦不到。現在若有文天祥這等人物坐牢,敵人一定戒備森嚴,不準一般人接近,也根本用不著有人送飯。現代的張千載若在附近逗留不去,敵人可能認為他是間諜。其二,荀巨伯荀巨伯是漢朝人。他到某城去照顧一個生了重病的朋友,不幸遇上賊兵攻城。朋友勸他趕快逃難,他不肯。賊兵攻進城裡,見城裡的人差不多跑光了,就盤問荀巨伯為什麼還留在城裡。荀說:“我的朋友生病,我不忍把他丟下。”賊兵問他難道不怕死?荀說:“我願意為我的朋友而死。”賊人聽了,十分感動,認為城裡既然有這樣的好人,這個城實在不該受到擾亂破壞,就退到城外去了。

歸 納(4)

為了一個義人而放棄一個城,現在不會有這樣的戰爭。現代荀巨伯應該把病人送進醫院,由醫院裡的醫生和護士留守。攻進城來的人通常不去毀壞醫院,因為他們自己也會生病。其三,西門豹西門豹治鄴,破除了“河伯娶婦”的迷信。當地風俗,每年選一個少女丟進河中淹死,算是給河神做太太,祈求這一年沒有水災。西門豹在河伯娶婦的大典上把巫婆投入河中,其事遂廢。

現代的西門豹要是這麼做了,不久就會被捕,緊接著是法院審判,罪嫌是殺人。他也會受到輿論的攻擊,不可能傳為美談。

老師說:張千載、荀巨伯、西門豹,加上“囊螢”的車胤,“映雪”的孫康,五人的事蹟合起來,可以證明今人不能完全遵古仿古。後人所以看重車胤孫康,是因為他們艱苦向學,今人只要有那種精神就好。同理,張千載的精神,苟巨伯的精神,西門豹的精神,都可以傳下來,用現代人的行為發揚它,再傳下去。

談到“精神”,這些“個案”就有了更多的用處。“囊螢映雪”的故事可以勸學,今人讀書的條件比古人好,即使家貧,門外也還有個路燈,站在路燈底下看書也比“囊螢”清楚,比“映雪”舒服。論朋友義氣的時候別忘了荀巨伯。西門豹,無論如何他是愛民的,他是為民除害的,後來他也興修了水利。荀巨伯能退賊,可見“古賊”的心眼兒比較憨直,還不敢輕易毀壞道德偶像。用它來證明“人心不古”行不行?“鄴”這個地方的人年年甘願犧牲一個女兒,哪裡懂得人權?怪不得西門豹能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這個故事來證明社會的進步行不行?

有時候,“個案”之外可以引用名言助陣,或者在“個案”不夠的時候用名言代替。名言大都修辭甚佳,足以使文章醒目生色。例如:與良友為伴,不覺路遠。這是莎士比亞劇本里的臺詞,引用的人照例註明是莎士比亞說的。引用名言一定要記得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