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在阿德里安堡的附近拉開了陣型。隨即爆發驚天惡戰。凱爾特與諾曼軍隊佔據了地勢較高的幾處丘陵。但是阿爾託利亞並沒有依靠這些丘陵地形,憑藉長弓重弩和火炮,以防禦姿態進行作戰的意圖。
而在阿爾託利亞的對面。則是羅馬人四平八穩,一成不變的重步兵方陣。四個正規軍團,以及十一個地方守備軍團列成了三層厚重,並且穩固的羅馬方陣。他們以羅馬重步兵為中堅,以守備部隊的釘錘兵和劍盾兵為主力。搭配特拉比松弓箭手,以及下馬的塞爾柱突厥騎射手。同時還配備更多的標搶手和投石兵。使得羅馬方陣的遠端力量變得更強。
莉莉安奴似乎是想要憑藉這樣的戰術,來對抗諾曼,凱爾特的遠端優勢。
而同時,她將各個軍團的東羅馬槍騎兵都集中起來。佈置在大軍的右翼,一處地勢較高的小丘。並且命令這些槍騎兵隨時待命。以進攻諾曼人的側翼。除此之外,一批牛頭怪,還有部分近衛重騎兵,鐵甲聖騎兵和阿貢託普萊重騎兵也被她組織了起來,作為強攻的力量第一時間投入戰場。
在羅馬大軍另一側,左翼。則是數量在三萬左右烏合之眾。那些來自歐洲和阿拉伯的遺民,僱傭兵被安置在了這裡。莉莉安奴並不看好這些烏合之眾的戰鬥力。他們唯一存在的目的,就是牽制這一側的凱爾特軍隊。
莉莉安奴的軍隊數量。是阿爾託利亞的三倍以上。因此莉莉安奴能夠憑藉更多的部隊,完成更加寬厚的陣容,她將軍隊分成了這三個部分。與之前,埃吉爾與匈雅提的那場戰役類似。是想要發揮人數上的優勢,以便在陣型寬度上勝過敵軍。從而將凱爾特軍隊包圍起來。達到戰術目的。
然而,莉莉安奴所面對的,卻並非是那些裝備簡陋,訓練不佳的巴爾幹山民。而是經過了嚴格訓練。並且在裝備上完全與諾曼帝國等同的凱爾特軍隊,以及彪悍的諾曼驃騎兵和訓練有素的東歐騎馬民兵。
在最近的幾年時間裡。凱爾特軍完成了大規模的換裝。無論是甲冑,還是武器裝備的款式。都與諾曼軍保持一致。如果不看他們的罩衣。盾徽和旗幟的話,完全無法將他們與諾曼士兵區分開來。這讓凱爾特軍的戰鬥力進一步上升。乃至達到了與一般的諾曼軍團沒什麼差別的地步。
時間,是西元一零一四年的四月二日。大約上午九點左右。在雙方軍隊吃過早餐之後不久。戰役開始了。
在戰役的第一時刻,阿爾託利亞和莉莉安奴兩個人。幾乎是同一時間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前進!”無論是人數佔優勢的一方,還是處於絕對劣勢的一方。全都採取了強攻的戰術。看起來,這兩位女性統帥,都不想要在對手面前表現出一點軟弱。
儘管埃吉爾給阿爾託利亞的軍隊中,配備了二十門二十四磅步兵炮。這樣堪稱華麗的炮兵火力。但是看起來,阿爾託利亞並沒有想要使用這些火炮的打算。她完全將這些火炮放到了她的軍營之中。將它們當成了更先進的投石器來使用。而非野戰的裝備。與那些高新科技的裝備相比,皇后更加相信她,和她麾下將士們的個人武勇。以及她手中的大劍。
“弩!”
當雙方主力的步兵方陣,行進到了相互距離二百六十米的距離之外的時候。凱爾特軍隊停止了前進。最前排的一千名裝備著四分之三板甲,重型滑輪弩的凱爾特重弩手瞄準羅馬人。那不緊不慢的仍舊在向前行進的羅馬人。
就好像是數千年前,羅馬帝國與高盧,與西班牙,凱爾特和日耳曼人的戰鬥一樣。高傲的羅馬士兵們,在面對蠻族士兵的怒吼與衝鋒時,仍舊不緊不慢的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以方陣陣列向前進。那等從容,那等氣勢。完完全全的一副嘲諷姿態:我們是文明人,你們是蠻子。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了。當羅馬人——或者更準確地說,希臘人。當這些希臘人仍舊以這樣好整以暇的步調前進的時候。迎接他們的並非蠻族的戰斧。而是諾曼人的弩矢!
在兩百多米之外。即使是使用複合弓的特拉比松弓箭手,也無法射出致命的箭矢。然而諾曼人的重弩,在這個距離內已經可以洞穿重型鍊甲了!
弩,這等代表著先進科技的產物,曾經羅馬帝國的秘密武器之一。這一刻出現在了。被希臘人視為蠻夷的凱爾特後代手中。這不得不說是個天大的諷刺。而如果說有什麼比這個更具有諷刺的意味的話。那麼就是這些弩手所造成的殺傷力了!
正面,身著三層重甲的鐵甲聖騎兵怡然不懼。然而那些只穿著了單層重型鱗甲的近衛重騎兵。以及預備軍官團的阿貢託普萊重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