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承諾仍舊有效”
財帛動人心。東羅馬大軍聽到自家皇儲如此許諾,一個個轟然響應,數千步兵爭先恐後的向著山頭湧了過去——只是這山包就像之前說的那樣,並不是很大,幾千大軍根本施展不開,而且一面是條河溝,看起來貌似是不太好過去,另外兩面則是陡峭的至少七十度的山坡,基本不能爬。只有一面,也就是阿爾託利亞帶著軍隊上去的那一面,能走是能走,但是樹木遮掩著,雜草叢生,想要走快了卻是不太可能。
而這山上也只有一條獸道可行。之前阿爾託利亞的軍隊就是走這條道的,這條道比較寬闊,即使騎兵也勉強能走得了,但卻是諾曼—凱爾特軍隊防禦的重點。早已經被重重的樹枝樹杈擋了住,上面還上百諾曼,凱爾特計程車兵安排了石塊弓弩伺候著,專門等東羅馬士兵攻過來,之後扔石頭射箭,揍他狗日的……
而在另外幾個山口,好歹也有幾塊能上山的地方。但是比起那條獸道更加險峻陡峭,有幾個地方還行,有幾個地方卻需要攀巖運動員的能力,稍微一不小心就要掉下去,屍骨無存倒是不至於,但是四分五裂那是一定的……
然而這一會兒,為了莉莉安奴公主殿下許諾的重賞,為了成為人上人,為了娶一百個小妾成天的喝諾曼出口的葡萄酒,東羅馬士兵和草原牧民們也就顧不上那麼許多了……
第二十五章 無名高地之戰其四,仰攻不易
說實話,這種樹叢密佈的山地地形,進攻起來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說難,是因為這裡地形險要,道路狹窄,大兵團展開困難。爬山的時候遇到險要的地方就要手腳並用,還要忍受山上的石頭以及弓箭——地心引力站在人家守備一方那裡,守備的那一方的箭矢肯定往進攻那一方那裡掉,而進攻那一方的要不是強弓硬弩射的上去,那麼射不著東西還是要往他自己那地方掉……
就是這樣,一般來講,這樣地勢易守難攻的山頭,甚至比一些建築在平地的城池還要難以攻破,這也是山地地區匪患橫行的原因之一。太難剿滅,而且就算剿滅了也只能得到一些不適合耕種的山溝地,不划算——土匪們不自己種地,他們是靠搶劫的。
而說容易呢,說的是因為今天是一零零四年九月二十八號,地道的秋天,而且似乎是應了董仲舒那廝天人感應的理論,埃吉爾自從出兵東歐這段時間以來,天上就沒再下過一滴雨,乾旱的要死。因而著草木全都是枯黃的不能再枯黃了,滿山遍野的植被裡面一點水分都沒有。一點火星就得著了,一場火攻過去,別說阿爾託利亞這兩百來號人,就算再多十倍也沒用,照樣的燒成碳。
然而莉莉安奴捨不得。
所以東羅馬士兵和東歐遊牧民們就的拿命往裡面去添。
總共五千多名士兵,若是平原決戰,那一輪弓箭上去,緊接著遊騎兜住了兩面,步兵方陣守住了正面,重騎兵再一衝,阿爾託利亞兩百來號人就得交代了。然而這卻是在攻擊山地。
仰攻不易。
莉莉安奴也是知兵之人,很快將步兵叢集分成了幾個部分,那些散兵遊勇一部分,短劍兵釘錘兵一部分,東羅馬重灌步兵和她的私人禁衛軍又是一部分。打起仗來是這樣的,先讓散兵遊勇上,消磨對方體力以及彈藥,之後讓短劍兵釘錘兵這些非正規的民兵上,消磨對方有生力量,最後再讓主力部隊上去,一舉克敵——那些成天騎馬,騎的都成了羅圈腿的遊牧民就算了,估計這群人爬個山就得死一半。
然而莉莉安奴公主殿下的計算出了點差錯。
當那些拿著木棒農具,以及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各種彎刀,馬刀,軍刀,長劍,短劍,手半劍……等等的武器的散兵遊勇,臨時徵召的,又或者是打散了計程車兵們衝了上去。之後手腳並用的攀爬山地,這時候,這些沒有個刀鞘劍鞘收拾武器的傢伙,就覺得異常的費勁。
而那些拿著盾牌的,或者大劍等雙手武器的更慘,一個個都嚇得半死——這種山頭在東歐草原上很少見,而且基本也不會有人來,屬於非常沒人待見的那種。因而這些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東歐遊牧民,又或者是封建領主武裝計程車兵們,都沒有山區作戰的經驗。行動起來笨手笨腳的。更何況各個隘口處還有諾曼人事先砍倒的樹幹樹枝等等擋路,想要前進就必須把這些東西搬開來。所以這些士兵的行進速度非常慢。笨拙的樣子看起來也非常好笑——甚至有些白痴在攀爬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手裡的兵器直接掉下去,差點削掉了後面同袍一層頭皮……
“等一等,等他們靠近了之後再打。”阿爾託利亞顧不得身上疼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