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了一塊寬廣的空地。而在空地上,竟然有一間不小的道觀,前後兩院,獨座神殿。前有與石階小路相連的無門山門,連線著低矮的圍牆,後面只有單單的一間神殿,後面好似沒有了其他的建築物,明顯只是用於供奉神人,並不需要居住間的小道觀。在院牆外,青翠的樹木,與左側的峭壁緊緊相連,
崑崙山境內有道觀,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自古以來,崑崙山便是修仙得道,參拜神仙,觀摩法術的地方。修道者在崑崙山這樣具有仙氣的環境內清修,返璞歸真,清心寡慾,時間長了,自然會集天地靈氣於自身,成就仙風道骨,延年益壽。幾千年內更有諸多雄心勃勃者,妄想在此處修行,從而得道登天。
蒼翠樹木內環抱的小小道觀,給人以清幽怡靜的舒適感,眾人立刻都十分嚮往的踏上了石板階梯,走過青幽的林間小道,穿過兩側擺有威武石獅子的山門,進入到了道觀的前院中。
道觀院內有一條小石階路,通往神殿,兩旁長有綠油油的草坪。眾人駐足在神殿近前觀看,紅色的院牆,青色的琉璃瓦,碧瓦朱甍,玲瓏別緻;木製的外沿繪有彩色圖案,色彩鮮豔明朗,外挑簷處還裝飾著木刻的神獸,十分的靈動可愛,好似活的一般;兩扇大紅門的正上方,高懸著一塊鎏金的牌匾,上面正書三個大字“天帝觀”。
“天帝”是天上的主神,也就是道教的主神“玉皇大帝”。但天帝也還有“五方天帝”之說:為掌管土神“后土”的中央天帝“黃帝”;掌管木神“句芒”的東方天帝“伏羲”;掌管金神“蓐收”的西方天帝“少昊”;掌管火神“祝融”的南方天帝夏神“炎帝”;掌管水神“玄冥”的北方天帝冬神“顓頊”。
還有上古時期的部落首領“帝嚳”,在中華遠古神話中,也被尊稱為天帝。
但我的推測,此間道觀中供奉的應為“玉皇大帝”。但這樣單間神殿的道觀,若是供奉玉皇大帝,就似乎有些稍嫌簡陋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一章 走不出去的道觀
峽谷中忽現別緻青幽的道觀,眾人便迫不及待的步入觀內。
推開神殿緊閉的大紅朱漆殿門,便看到樑架規整的宏麗大殿內,雕樑畫柱金碧輝煌,牆壁上面繪飾了各種的道教圖案,如太極八卦變化圖,仙鶴立於雲中松柏,靈龜翹首口銜靈芝,八仙過海圖,福祿壽仙人影象,還有三清天尊的畫像等,色澤十分的鮮豔,美輪美奐,繪技精湛,給人以文雅又不失莊重的感覺。
胖子忍不住由衷的讚歎道:“真漂亮,可算到了一處正常的地方。”
我沒理會胖子的感嘆,徑直走到神殿裡面的神壇近前,半人高的神壇上面有三個神位,但是中間位置的神像,卻不在神位上。
神殿內的首位奉神竟然不在其位,而左邊邊供奉的神像更是令我吃驚不小。雄壯的虎身虎尾,魁梧健壯的身軀上面卻是人面,龍睛虎目,奇骨貫頂,乃是開明神獸“陸吾”的彩色泥塑神像。
陸吾是傳說中崑崙山的山神,《山海經》中描述說巨大的崑崙有九道門,守門的就是開明獸。它的身體象巨大的老虎,有九個頭並且長著人臉,但是表情肅穆,始終瞪大眼睛環視崑崙,不讓任何異常生物進入崑崙,保護了崑崙的和平安寧,為天帝座下的大管家。
《竹書紀年》中則稱開明神獸是服侍西王母的靈獸,擁有洞察萬物,預知未來的能力,每當西王母和東王公出巡,開明神獸便在前面做引導。甚至親自為主人驅動花車,因此得到了西王母的喜愛。
在古籍記載中。開明神獸是守護黃帝崑崙仙境的一隻異獸,《山海經。海內西經》就有其描述:“崑崙之墟方八百里高萬仞……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於崑崙上。”
陸吾掌管崑崙仙境,但卻對他治下的那些生靈和植物,包庇縱容,只要妖獸不出天之九部去外邊惹事,他都心胸寬廣的不予理睬。
神壇的右邊神位上,是尊遍佈青羽的人身鳥首的神鳥樣子。傳說故事中,神鳥的彩羽顏色是“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青鸞便是三青鳥,居住於崑崙山,為西王母的座下使者。
神位上面左右均為鎮守崑崙山境內的神獸,中央位置的神像,定為玉皇大帝,但是神像卻不見了。
我湊近神壇,發現中央位置上面有一圓形的乾淨空地,而其外皆是累積了厚厚的灰塵,可見剛剛在這神壇上面。還有神像擺設在上,但卻不知此時為何會不見了?
西征隊的眾人來到神壇的近前,査五爺用手指在神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