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2章 南北海禁同時放開 各執一方君臣競賽

朱祁鈺轉念一想,算了吧,只要年富才德兼備,能把活幹好就夠了。 什麼事情都研究的那麼明白,這皇帝就沒法當了。 於是朱祁鈺話風一轉:“京師保衛戰期間,年愛卿在河南督運糧餉,應援京師,從無延誤,朕心甚慰。 愛卿可知朕此次召你進京述職,所為何事?” 年富搖搖頭:“微臣不知。” “朕要開放海禁,重啟西洋貿易。” 饒是年富素來行事剛正,得罪過不少權貴,但聽到這話,還是猛地一驚。 開放海禁可是天大的事情,重啟西洋貿易更不是隨便說著玩的。 朱祁鈺見狀笑道:“年愛卿不必驚慌,此事朕早就深思熟慮過了,而且朝中重臣都已表態支援。 不支援的,要麼已經死了,要麼被我趕走了。 朕現在需要一批能真正為國為民、不避權貴、不避艱險的能臣。 像那種名頭很響、名聲很大,卻其實難副的名臣,朕不想再侍候了。” 年富腦筋轉的飛快,被皇帝趕走的重臣,不過就是王直、王翱、于謙。 這麼一看,皇帝還真是仁善。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自古以來的金科玉律。 皇帝登基三年,一共才趕走了三位重臣,其中兩位依舊保留了尚書之位,已經算是非常收斂了。 不等年富說話,朱祁鈺便解釋道:“你的老上司,于謙,巡撫山西十九年,又是百姓愛戴,又是官紳擁護,又是藩王讚譽,搞得好像天下第一巡撫似的。 結果呢,也先領著數萬騎兵潛入山西,設伏、設伏、再設伏,連續伏擊成功了三次,覆滅我大明精銳近二十萬。 幾萬騎兵啊,伏來伏去,山西的守軍就是死活發現不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也先是白起韓信轉世復生了呢。 我真就不懂了,整飭兵備不在巡撫的職責範圍之內嗎?是我對巡撫的職責有什麼誤解嗎?” 年富只得硬著頭皮回道:“一省巡撫管一省三司,本省都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是要直接聽命於本省巡撫的。臣做河南右布政使時,也是要聽命於當時的巡撫于謙的。” 朱祁鈺點點頭,繼續說道:“還有更離譜的,王翱以右都御史,提督遼東軍務,名聲那叫一個大。 又是治軍嚴謹,又是清正愛民,結果呢,土木堡之變前後,脫脫不花帶著偏師唰地一下就衝進了遼東腹地,王翱率領的數萬邊軍精銳一觸即潰,躲在廣寧城中堅守不出,任由脫脫不花四處劫掠,擄走了數萬軍民。 最後還是朕厚著老臉,親自與脫脫不花交涉,才把那些被擄走的軍民要了回來。 王翱領著數萬大軍,楞是跟只王八一樣,縮在廣寧城中一動不動。 他也就只比楊洪強那麼微不足道的一點點,簡直就是笑死個活人。 楊洪要做節度使,我已經將其凌遲了。于謙、王翱我看在他們是文臣、品行還算不錯的份上,給了面子,沒有理會他們。 這些話朕一直都是放在心裡邊,從來沒有當眾說過他們。 今天是第一次,朕肯跟愛卿說心裡話,是因為閩浙總督干係重大,海禁一開,倭寇必興。 朕不想再看到一個聲勢大的嚇人,但是一打仗就露餡的名臣了。 朕要的,是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國之棟樑。” 年富聞言,既驚又喜。 驚的是,原來皇帝是如此看待于謙、王翱等人的,這倒是自己在地方任上從來沒聽說過的。 喜的是皇帝真的要力求務實,清算宣廟在大明邊疆的賭氣活稀泥國策了。 其實年富久在地方,心中明白,這些事情也不能全怪到于謙和王翱的頭上。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宣宗就是以廢弛兵備、放任自流為美,那下面的大臣自然也懶得去關心武備。 畢竟你武備搞得再好,把防線修得再精妙,把警戒搞的再嚴密,皇帝既不會因此誇獎你,也不會因此給你升官,弄不好還要嫌你多事。 所以大臣們自然也就只能投其所好,光顧著搞什麼所謂的民生了。 這一點年富就更清楚了,雖然宣德朝天天把休養生息掛在嘴邊,但是從宣廟、到三楊,也沒有制定明確的路線和目標。 是有計劃地興修水利、開墾荒田?是有規劃地改革鹽政、疏通漕運?是兢兢業業地開源節流、充盈國庫?還是目光長遠地經營貿易、改革商稅? 沒有,都沒有,宣德朝的君臣根本就沒有考慮這些,所謂休養生息就是全靠地方官吏各自為政,想一出是一出。 責任心強的地方官,治治河,修修路,這就已經算是大大的良心了。 責任心不強的地方官,也就是隨便糊弄糊弄混日子而已。 正統朝也沒好到哪裡去,恭讓皇帝親政前依舊是三楊當道,親政後麓川之役、東南民變、土木堡之變,國家更是被搞得一塌糊塗。 所以對於年富這樣真正有理想有抱負的官員來說,宣德、正統都不是好的選擇,眼前的皇帝,雖然被朝野冠以荒誕不經之名,反而卻值得期待一下。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