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自知難逃一死,索性將自己心中想說之話全都說了出來!
“朕年少時便統帥大軍覆滅南陳,奠定大隋版圖!此乃統一天下之功!”
羅勇聞言微微一笑,隨即看了看徐茂公。
徐茂公會意,直接開口反駁道:“此言差矣!當時隋朝君主那你父楊堅,此功難道不該算到他的頭上嗎?”
羅勇點點頭道:“不錯。而且當時你父親還派了興隋九老之一的高熲為元帥長史,從旁輔佐,三軍參謀事項,都由高熲決斷。說白了,當初徵陳高熲才是實際統帥。至於你,不過是個混軍功的罷了。”
“你……”
“何況當時除了高熲外,還有任弼時、韓擒虎、楊林等英傑一同出兵。論統一天下,他們沒功勞嗎?”
“這……”
“況且當時南陳內憂外患,早已是強弩之末。這要是再拿不下南陳,你真就可以自刎謝罪了。”
“你,你……這些事,你是從何得知的?!”
羅勇微微一笑道:“你忘了,你朝原先的昌平王。現在可是我大明的王爺!”
楊廣一聽,心中頓時一驚。
那邱瑞此刻在羅勇麾下,也不怪他會知道的這麼多。
可即便如此,楊廣也不能落了氣勢!
“那,那又如何。反正當初伐陳的全軍元帥是朕!朕得此功有何不妥?!”
羅勇懶得跟他在此事上爭辯,於是笑道:“好吧,就算你佔半個功勞。還有嗎?”
楊廣定了定心神,繼續道:“朕在位之時,下令開鑿出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光此一項,便可功蓋萬世!”
此言一出,又是一陣叫罵之聲!
畢竟,這裡大多數反王,都是受不了開鑿運河時沉重的徭役,才起兵反隋的!
羅勇則再次擺擺手,讓眾人安靜下來。
接著他看了看丞相魏徵,示意他出列。
魏徵會意,出列開口道:“此河確實有繁榮經濟,方便商貿之妙用。但開鑿這大運河之功勞,你也無法獨佔!”
“為何?!”
“這大運河乃是由數個朝代的運河串聯而來,若論功勞,前朝君主也佔一份!”
楊廣怒斥道:“強詞奪理!就算如此,若無朕下令串聯河道,此河如何能成?!此河得以貫通,朕當為首功!”
這時,羅勇冷哼一聲道:“楊廣,身為皇帝,應當使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而你,為了挖一條運河,使得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這難道不是本末倒置?!”
魏徵聽得羅勇此話,不由得點點頭道:“陛下此言,真乃賢明之語。”
隨後,他又看向楊廣道:“正如我朝陛下所言,不論是挖運河也好,修河堤也罷。其最終目的,皆是為了使國家富強。而你的所作所為,卻使得隋朝在鼎盛時期土崩瓦解。此舉,實乃暴君典範!”
“那……那你們就別用這條河!”
羅勇冷笑道:“白給的運河朕會不用?你當朕傻呀!”
楊廣氣的咬牙,但一時有不知該說些什麼。
過了片刻,他又道:“朕,朕還興科舉,是寒門子弟得以做官!”
一旁的魏徵立即反駁道:“你那所謂的科舉,需五品以上官員推薦才可參加,又無固定舉辦時間。莫說是寒門弟子了,便是寫小門閥也無緣官途。說到底,還是魏晉時期的察舉制罷了。”
“這……朕南征北戰、開疆拓土!往東使高句麗俯首稱臣!往西攻滅吐谷渾,開疆萬里!”
“且慢,且慢!”徐茂公突然打斷道。
“吐谷渾由東向西最長也就四千裡,若是萬里那豈不是打到天竺去了?”
羅勇擺擺手道:“無妨無妨,攻滅吐谷渾確實算一功。但那高句麗就離譜了。你出動百萬大軍,勞師遠征,結果那高句麗王向你俯首稱臣你便撤軍了。試問那些慘死在徵遼道路上計程車卒,他們豈不是白死了?!”
這個世界因為有楊林、宇文成都等人輔佐。
因此楊廣第一次徵遼便大獲全勝!
可即便如此,楊廣那微妙的指揮能力,還是害死了十餘萬將士慘死遼東。
而在正史上,楊廣就更加不堪了。
前前後後三次遠征,發動大軍三百萬,結果卻是損失慘重!
可以說,三次徵遼的損害,也就比開運河好些。
隨後,雙方就這麼你一言我一語,開展了辯論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