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開戰的訊息,很快便被錦衣衛們傳報過來。
待眾將得知後,紛紛請求趁此時機,一舉拿下江東!
面對眾人的請求,身為軍師的徐茂公卻下令全軍不得妄動。
隨即又召集主要將領,前往御書房商討一下步戰略。
眾人剛剛到齊,性子火急的裴元慶便率先開口道:“軍師,眼下三王互相攻伐,正是我等拿下江東的大好時機。軍師卻為何一再猶豫?”
新文禮勸道:“裴王爺莫急,軍師這麼作自由打算。”
馬周猜測道:“軍師應當是打算等三王兩敗俱傷後,再出兵收復江東吧。”
徐茂公笑道:“馬參軍只說對了一半。其實我命大夥按兵不動,還有另一層考慮。”
“另一層考慮?還請軍師賜教。”
徐茂公輕搖羽扇,給眾人娓娓道來。
“其實沈法興、雷大鵬、輔公祏三人本不足為懼。我所慮者,那是江東那些士族豪強。”
“士族豪強?”裴元慶有些疑惑道。
“江東之地,向來是遠離朝廷中央。可謂是天高皇帝遠,這也就造成了以士族為首的統治勢力。”
裴元慶聞言,滿臉不屑道:“那幫子什麼士族豪強有何可慮?小王當年在馬鳴關時,那幫人對我裴家那可是鞍前馬後。”
徐茂公笑道:“江東之地計程車族權勢,可比裴王爺你們家還要強。在那裡他們才是真正的皇上,而且各家利益盤根錯節,對該地的影響力極大!至於沈法興他們,不過是士族推出的門面罷了。”
新文禮點點頭道:“軍師言之有理。我虹霓關處計程車族也是如此,隨便拉出一個,朝廷中都有人罩著!要是擱以前,我都要敬他們三分。”
馬周也贊同道:“我朝王師未攻克揚州之前,此處計程車族亦是橫行霸道,權力極大!想來江東之地計程車族,只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此徐某以為,現在並不是出兵的時候。先前裴王爺也說了,江東之地的將士對我大明多有牴觸,將士如此何況那些士族?因此,咱們要等他們。等他們打的百姓怨聲載道,士族也難以為繼時,才可出兵!”徐茂公輕搖羽扇說道。
裴元慶撓撓頭道:“那軍師覺得,何時出兵才是最佳時機?”
徐茂公微微一笑道:“待有大批江東將士,主動投靠我軍之時,便可出兵收復江東了。”
眾人聽後,便也不再多說什麼。
隨後,徐茂公對命裴元慶下令道:“裴王爺,如今這邊局勢以基本穩定。之後也不會再有打的戰事。三日後你可率軍北上,協助羅王爺他們收復山東之地。”
裴元慶聞言,笑著點點頭道:“也好。反正那三個反賊打起來也沒意思,倒不如去北方之地會會那裡的名將!”
新文禮和梁師泰見狀,也想和裴元慶一同北上。
卻被徐茂公制止道:“江東未定,二位將軍不可妄動。”
二人見狀,只得無奈的抱拳領命。
徐茂公看出二人情緒,於是笑著安慰道:“二位將軍莫急。以徐某推算,最多三月便可出兵。待江東之地平定,定叫你二人立即率兵北上,建功立業!”
二人一聽,這才喜笑顏開。
隨後眾人又商討了一些其他事宜,待一切安排妥當後,眾人便各自散去。
眼下御書房內,就只剩下魏徵、徐茂公、馬週三人尚未離去。
馬周拿出酒葫蘆,喝了一口笑道:“以我大明如今的統一進展,想來不出五年,天下必然大定。”
魏徵點了點頭,看向一旁的徐茂公道:“原先陛下要三路用兵,我還多有擔心會戰事不利。如今看來,是杞人憂天了。”
不同於樂觀的二人,此時的徐茂公卻是面色平靜並無歡喜之意。
魏徵見狀詢問道:“茂公為何這般表情?”
徐茂公緩緩搖著羽扇道:“雖說南方大局已定,山東戰事也頗為順利。但西取洛陽之事,我卻有些擔心。”
魏徵聞言,不禁皺眉道:“你的擔心不無道理。雖說此次征討洛陽乃陛下親自領兵。但畢竟先前已派出大批兵將,現國中可調動的人馬,只怕不足三萬。一旦讓洛陽那邊察覺,並加強防範。則奇襲之計便難以奏效。”
徐茂公點點頭道:“除此之外,還有劉武周和竇建德。此二人皆是強敵,非江南三王可比。陛下率軍征戰在外,國內必然空虛。若二人逮住機會,向我國發動突襲,那可就糟了!”
馬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