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走了進來。
“老王爺,這是新晉大小官員的名冊,還有各地的佈防排程,我都已經處理完畢了。”
“好,先放那裡吧。仁基,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邱瑞笑著說道。
裴仁基聞言搖搖頭道:“區區小事,何談辛苦。跟王爺您相比,可是差的遠了。”
裴仁基說完,便坐下來給邱瑞倒了杯茶。
“多謝,老夫正好口渴。”
邱瑞笑著端起茶杯一飲而盡,隨後再次埋頭查閱起來。
裴仁基見狀,忍不住提醒道:“王爺,您已年過六旬,要多多注意身體啊。一些瑣碎公文,交給下面官員處理就行了,您不必再次審閱一遍。”
邱瑞聽後,點點頭道:“老夫明白。只是我大明立國不久,大小官員的辦事能力都尚有欠缺。老夫實在是不放心啊。”
裴仁基聞言,也是無可奈何。
隨著大明國的地盤越來越多,對官員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
這就出現了諸多問題。
比如,新選拔的官員缺乏經驗、以及出現的貪汙腐敗問題等等。
這些問題,都要由邱瑞、裴仁基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官員前來處理。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事務,工作量可以說是相當的大。
不過憑藉邱瑞等人的高超政治手段,以及羅勇離開時留下的一批官員將領們的極力配合。
大明國境內還算是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貪腐問題也極少發生。
“好了,總算是查閱完了。待會命人將這些卷宗交給戶部尚書’賈潤浦就行了。”
邱瑞合上最後一份卷宗,輕輕的伸了個懶腰。
“仁基,最近陛下那邊的情況如何?”邱瑞斜靠在一旁,向裴仁基問道。
裴仁基笑道:“半個月前已經拿下了黃土關。照此攻勢,三個月後便可打到揚州城下。”
邱瑞聞言,點點頭道:“陛下用兵如神,身邊又有徐茂公和你家三公子等智勇之將的輔佐,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拿下黃土關,也在老夫意料之中。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接下來的兩關,恐怕沒那麼好打了。汜水關的左天成、東嶺關的楊義臣,這二人都不是泛泛之輩。”
裴仁基收起笑容道:“您說的沒錯。據探馬來報,河北的竇建德先前攻打汜水關,卻被左天成打的大敗而逃!”
裴仁基一邊說一邊喝了口茶。
“山東的唐璧聯合沈法興、高士達等人夾擊東嶺關,最後也是損兵折將。總之,大部分反王的攻勢都不容樂觀。”
邱瑞笑道:“意料之中。那些反王什麼貨色,老夫一清二楚。除了幾個個別的,其餘人等根本不堪一擊。”
二人聊著聊著,又聊到了洛陽的王世充身上。
“那個王世充,最近有些不安份啊。”
邱瑞說完,便從旁邊拿出了一番地形圖來。
“據尚懷忠將軍來報,那王世充的人馬時常騷擾周邊郡縣,明擺著是在試探此時大明的虛實。”
裴仁基點頭道:“我也曾寫信斥責過他,並警告他休要不自量力,觸我大明虎鬚。可他卻說那是個別將領監管不力,不的事。”
邱瑞冷哼道:“諸多借口。”
“我以傳令四周將領。若是再有犯我大明國界者,一律格殺勿論!”
“如此甚好。”
二人聊了一陣兒,又品了品苦茶。
“王爺,如今陛下及諸位將軍離咱們越來越遠。那王世充難免再起歹心,要不要我修書一封,請陛下派幾員大將回來鎮守?”
邱瑞思索一番,最後否決道:“陛下出徵在外,正是用人之際,不可再給他增添煩惱。”
“可萬一……”
“放心吧,我大明國兵強馬壯,又有李子通、朱燦兩位反王為外援。”
邱瑞又指了指太原。
“加上李淵在北面牽制王世充。量他也不敢領大軍來犯。頂多就是派潛小股兵力,來試探一下咱們。”
“……但願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