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海西女真部落、建州女真部落等;】
【清朝時:有蒙古、青藏、維吾爾、回部等;】
【各朝各代,面對異族的態度都截然不同。】
【除了以強硬態度著稱的大明朝之外,華夏曆史上還有一個王朝值得‘稱讚’!】
【大宋,國姓為趙,誕生於五代十國之末,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皇袍加身,面南稱帝,始有北宋!】
【當上皇帝之後,為了防止陳橋兵變之事再次發生,趙匡胤立即召集天下武將,以杯酒釋兵權之法,收攏天下兵權於一身。】
【自此,有宋一朝,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武將的地位卑賤不如狗!】
影像娓娓道出了趙宋的來歷,以及太祖皇帝的旨意。
配合著旁白,以及不斷變幻的大宋疆域圖,將宋初之時發生的事情,呈現在所有觀眾的面前。
使得觀看直播的所有人,哪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平民百姓,也能明白其中的變化。
可謂是一目瞭然。
【華夏曆史數千年,而大宋朝向來有“弱宋”之名。在歷史上的數箇中原大一統王朝中,宋朝以武力孱弱聞名。】
【趙宋朝面臨的邊防形勢,與李唐朝時極為相似,周邊小國與遊牧部族林立,但兩者的處置方式和結果卻大不相同。】
【李唐朝對外大張撻伐,大軍頻頻出擊,長驅直入犁庭掃穴,揚威異域,威名遠揚。】
【而趙宋朝就要明顯遜色許多。】
【太祖趙匡胤統一中原後,周邊先後存在過遼國、西夏、金國、蒙古、交趾、大理等國,邊防形勢不容樂觀。】
【太宗趙光義繼位後,曾雄心萬丈想打出來一個煌煌盛世,怎奈他志大才疏,將帥乏人,兩次北伐遼國,連遭高粱河大敗、雍熙北伐大敗,就連皇帝自己都中了一箭,差點身死於邊疆。】
【接連兩次大敗,不僅損兵折將,還讓趙宋朝從此沒了精氣神,後世的歷代皇帝,都患上了或輕或重的軟骨症,一見打仗就腿軟,要麼不敢打,要麼打不過。】
【也正是這兩次大敗,讓周邊的異族逐漸看透了北宋朝廷那外強中乾的本質,好比一群狼圍住一頭大水牛,誰都想從上面咬下兩口肉。】
【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興兵南下,宋真宗御駕親征,雙方混戰一場。膽怯的宋真宗只圖息事寧人,苟安一時,與遼國訂立澶淵之盟。】
【根據盟約,大宋朝每年需向遼國交納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換來了遼國退兵。】
【到仁宗慶曆年間,遼國貪得無厭,要求追加歲幣!仁宗被迫答應,每年另外追加歲幣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
影像上,趙宋皇帝卑躬屈膝,向遼國稱兒皇帝,當真是將中原漢人的臉都丟盡了。
這一幕,看得無數觀眾神情壓抑,臉色鐵青。
只不過,誰也沒有說話。
影像繼續。
【好不容易擺平遼國,西夏又在西北崛起。】
【西夏比遼國還難對付,讓宋軍遭遇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三次大敗。宋朝只有使出殺手鐧,花錢買平安。雙方簽訂慶曆和議,宋朝每年給西夏白銀五萬兩,逢年過節另外再給銀子兩萬兩千兩,絹兩萬匹,茶葉一萬斤。】
【北宋末年,遼國衰落,金國崛起,摧枯拉朽一般橫掃天下。】
【北宋亡,南宋興。】
【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九妹心虛膽怯,明明有岳飛等一批精兵強將,依然只想著苟安江南。】
【最終,南宋朝與金國簽訂紹興和議,每年向金國交納白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以此來換得苟且暫安。】
【北宋宣和七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京師汴京。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
【次年,為靖康元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京師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
【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京師汴京。】
【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隨後,金兵反悔,攻破京師,大肆燒殺搶掠之後,揚長而去。】
【金兵離開,帶走了徽欽二帝,和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中重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