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傾聽的本身,立刻在你內在創造了寧靜。只有你裡面的寧靜,才能感知到外界的寧靜。除了臨在,除了擺脫了思想形式的意識之外,還有其他的寧靜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切在生活中的體現。
基督:你神性臨在的實相
切勿執著任何一個文字。如果“臨在”對你更有意義的話,你可以用它取代“基督”。基督就是你的神的本質,或東方所稱的“大我”。基督和臨在之間唯一的差別在於,基督指的是你內在常駐的神性,而無關乎你意識到它的存在與否。臨在意謂著你覺醒了的神性,或神的本質。
如果你明白了在基督裡沒有過去或未來的話,許多有關基督的誤解和錯誤的信念都會釐清。用過去是或未來是來陳述基督,是犯了用法上的矛盾。耶穌過去是。他是一個活在兩千年前的人,他體現了神性的臨在,他的真性。所以他說,“在亞伯拉罕過去是之前,我是。”他沒有說,“在亞伯拉罕誕生之前,我已經存在了。”這句話。如果這樣說的話,就意謂著地仍然在時間和形相身份的向度裡。在一個以過去式開頭的句子裡,使用現在式的我是,指出了一個激進的轉變:一個在時間向度中的不延續。這句話像禪修的話頭一樣,含有深刻的意義。耶穌的用意在於以直接的方式,而不是迂迴的思想,傳遞臨在和自我體現的意義。他超越了受制於時間的意識向度,進入了無時間性的境域。永恆的向度從此進入世界。永恆當然不是無止境的時間,而是指沒有時間。這一來,耶穌這個人就變成了基督,變成了一個純意識的載具。那麼神在聖經裡的自我定義又是什麼?神說過,“我曾經是,未來也永遠是。”這句話嗎?當然沒有。這樣說無異把實相交給了過去和未來。神說,“我是即我是。”這裡沒有時間,只有臨在。
基督“再臨”是人類意識的轉化,是從時間轉換至臨在,從思考轉換至純意識。不是一個男人或女人要來的意思。萬一“基督”真的在明天以一個人身回來的話,他或她除了對你說:“我就是真理。我就是神性的臨在。我就是永生。我就在你裡面。我就在這裡。我就在當下。”此外還能說什麼?
千萬不要把基督人格化。不要把基督變成。個有形相的身份。梵天、聖母、悟道的大師、和那些為數極少的真實的人,並不因人格而與眾不同。反之,缺少了一個可以攀緣、可以護衛、可以豢養的虛假自我,他們比之於一般的凡夫俗子更單純、更平凡。在一個我執冥頑不靈的人眼裡,他們根本不足為道,甚或對他們視若無睹。
如果你被一位悟道的導師所吸引,那是因為你內在已經有了足夠的臨在,才能識出另一個人的臨在。不認得耶穌和佛陀的人不知凡幾,正如趨從假上師者如過江之鯽一樣的多。小我執見大我執便趨之若驚。黑暗無能辨識光明,唯光能識光。不要相信光在你的身外,或者相信它只能以一個特定的形相來臨。如果只有你的師父才是神的化身,那麼你又是誰?任何一種排外都是形相認同。形相認同意謂著我執,無論它掩飾得多麼天衣無縫。
利用師父的臨在,來反映你超越名相的身份。讓自己變得更深刻地臨在。你很快就會體認到,在臨在裡沒有“我的”或“你的”之分。臨在就是一。
共修團體對於強化你的臨在之光,也會有所助益。一個團體在臨在的狀態下凝聚在一起,會產生一個很強的集體磁場。這麼做不僅會提升每一個成員的臨在度,也幫助他們擺脫了集體人類意識以心智為主導的現況。這麼做也使得個人更容易進入臨在的狀態裡。然而,除非有一個以上的成員,已經如實地安住在那個狀態裡,並且穩住磁場的波動,我執的心智便會輕而易舉地故態復發,因而破壞了小組努力的成效。共修團體固然極具價值,不過它並不足以成事。你千萬不能依賴它。此外,除了在你學習臨在的意義和做練習的過渡階段,也不要對導師或師父產生依賴之情。
第六章 內在身體
本體是你最深處的自我
你先前說過往內在紮根,或進駐身體的重要性。你可以做個解釋嗎?
身體可以變成進入本體(存在)領域的入口點。我們現在就深入一些看看。
我還是不太瞭解你說的本體(存在)是什麼意思?
“水?水是什麼意思?我不懂。”這就是一條魚用人類的心智會說出來的話。
請你停止嘗試去了解本體(存在)。你已經對本體(存在)有了相當的瞥見。可是心智老想著要把它塞進一個框框裡面,再貼上一個標籤。這是行不通的。它不能變成一個知識的標的。在本體(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