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6章 開審(2)

“符相已經死了,還有必要告嗎?”外面有人小聲議論。

有略懂律法的人壓低聲音答道,“他雖死了,罪名還沒定,符氏還有族人,通敵賣國的罪名累及族人啊!”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符危身居高位的時候,他們跟著沾光,他犯法了也得跟著倒黴。

隨著人證、人犯一個一個被傳喚上堂,逐漸拼湊出了在慘案背後的真相。

二十五年前趙子儀暗中勾結契丹,符危抓住把柄之後卻沒有拆穿他,而是與之合謀,彼時邊防屢屢被破,二人反而在軍中飛速升職。

後來符危抓住時機由武轉文,離開冀北到長安任職。

契丹經過數年不斷試探後察覺到了唐軍之中的混亂,認為有機可乘,便開始大舉進攻,短短兩個多月連下數城。

於是聖人震怒,舉兵征討。

也就是在這一次,發生了“大名鼎鼎”的東硤石谷之戰。

東硤石谷的慘劇與趙子儀等人有關,但也不完全有關。

他們認為碰上大機遇,於是像從前一樣洩露了一點訊息,但這一次暗中做了謀劃,準備趁機一舉全滅契丹軍,順便可以除掉一直以來與他們聯絡的契丹將領,如此既能得軍功又能掃清隱患,一舉兩得。

然而,他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主將。

他們以為,己方有二十萬大軍,正是士氣高漲之時,就算出點小岔子也必能贏,卻萬萬沒有想到主將居然會如此怯戰!

當年趙子儀幾人在軍中官職最高也不過六品,所能帶領的人數有限,先鋒軍被圍之後,軍中突然抓出契丹細作,導致本就怯戰的主將越發避戰,怎麼勸戰都踟躕不前,直到兩萬五千先鋒軍全部死在峽谷之中。

那名細作也不是契丹人,而是一個副將,他通敵的原因竟是不滿女帝統治!而朝中暗藏此等心思的人還不知有多少。

一群將領,有的昏庸,有的怯戰,有的為了一己私慾勾結敵軍,有的為了反抗女子當政寧願戰敗……

可笑的是,死在東硤石谷的兩名將領,是全軍最驍勇善戰也是最忠心的將軍。

這件事與符危有什麼關係呢?

答案是沒有直接關係,只不過當時抓出那名契丹細作的人,正是符危舊部。

符危曾與趙子儀合謀通敵過,但征討契丹之戰,他完全沒有參與通敵,他只是讓人在一個“恰當”的時機抓出細作。

甚至,時至今日仍然沒有實質性證據能夠證明此事是出自他的授意,因為那名舊部早已戰死,說是巧合亦無不可。

魏潛也只是根據結果去推導過程罷了。

可怕的是,符危遠在千里之外,根本無法及時瞭解戰況,只是憑著對趙子儀等人的瞭解,對主將性格的瞭解,早早佈置了一個極其細微的舉動,便推動了整局棋。

而後,他又及時站出來,主導聯合突厥大敗契丹。

若說東硤石谷之戰慘敗是人為謀算的極致,那麼後面的道門慘案,便充滿了命運的佈局。

符危發出的第一份密信是命人將人帶回,並沒有想要殺他,但這封信被崔玄碧手下的人截住了,這個危機才導致符危轉念痛下殺手,而符九丘恰好聽到之後連夜逃離。

符危做事向來滴水不漏,怎麼可能容許留下這麼大一個隱患?

可惜他早年官職不算高,手中勢力也一般,因此便將符九丘還活著的訊息透露給了趙子儀等人,而當時他們勢力盤踞北方,符九丘便只能逃亡江淮一帶,在山中隱姓埋名。

後來他們隱隱感覺到符九丘在聯絡舊部查詢證據,於是更加不肯放過他。

趙百萬也是因此才獲得趙子儀等人的支援把生意鋪到江淮一帶。

彼時符九丘外出辦事時偶然在水邊救下一個少年。隨著那些人勢力越來越龐大,而符九丘身體每況愈下,在他察覺蘇雪風身形與自己有幾分相似之後,便起了讓他替代自己寨主身份的心思。

因此,才有了二人共用一個身份之事。

符危早就知道,山寨解散之時符九丘已死。

他起初並不擔心符九丘有什麼證據轉交到下屬手裡,就那幫烏合之眾,背後完全沒有什麼勢力,就算拿著證據也不能如何。

然而,後來他驚覺蘇雪風所在的道觀觀主竟然不知什麼時候與太子搭上了關係,這就由不得他不防了!

一查之下,竟還有驚喜,符危發現那觀主乃是平陽長公主的綠林軍頭領之一,手中握著鉅額財富。

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