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4章 仙鶴排雲障

原來看著也是個英姿颯爽的女護衛,萬萬沒有想到她受了一回罰之後竟有這番變化……

崔平香哪能想到崔凝在想什麼,只見她神色平靜,心中暗喜,滿以為自己這番貼心話說的很是漂亮。雖然被主子質疑能力,但她不慌,來日方長,以後一定能證明自己。

崔凝要在回家之前把線索記下,於是便要了筆墨,在松鶴院的茶室裡整理草稿。

從夾道里發現的腳印長六寸九,比正常成年男子要小很多。

崔凝從前在典書處任職,謄抄了大量的卷宗和書籍,從中大致總結出了一個從腳印判斷人體重、性別、年齡以及狀態的方法。

“立七坐五盤三半”,一般人站著七個頭高,坐著五個頭高,盤坐三個半個頭高,當然這是很籠統的說法,只能大致推測出一個人的身高,現實中多少會有些出入,更甚至有些人完全無法套用這個比例。

若是按照正常推算,此人身高四尺八寸上下(1.6米),也就如崔凝身高彷彿,對方若是個成年男子,算是很矮了。更何況,此人還穿著鞋,說明他的腳長甚至不到六寸九,身高也很可能在四寸八尺以下。

崔凝拿著腳印與自己的對比,發現長度差不多,只是寬很多。一般來說,同樣長度的腳印,成年男子會比女子略寬一些,還有夾道中腳印蹬踏的壓痕明顯。這些都是男子腳印會呈現出的特徵。

而且由於男子的盆骨窄於女子,所以通常情況下,步寬較窄。

這一點在狹道的腳印上體現也十分明顯。

同時腳步痕跡也沒有出現步伐凌亂等不正常的情況,所以兇犯當時大概狀態不錯,並未出現受傷、倉惶、力竭之類的狀態,行兇或轉移屍體過程都很從容。

另外,以崔凝從各種書籍、卷宗裡總結出判斷年齡的經驗:通常情況下,男子少年時期步子短,腳印之間的距離不規則,腳步的路線相對彎曲,也就是所謂的下盤不穩。青年往往腳印大,步子跨得大,腳印之間的距離均勻,路線較直。而中年人則腳印間距變短。老人步幅更短,足跡也是腳後跟吃力。

只是這些經驗只都適用於普通人,而習武之人即使是少年也很有可能腳步穩健規律。

崔凝在狹道中層量過自己的腳印深度,對方腳印下陷要比他深兩倍還多,同樣的身高,在這麼狹窄的通道里,他註定不可能很胖,所以應該是揹負屍體的原因,而習武之人不管是自己走路還是揹負重物腳步都較平常人輕很多。

所以綜合種種線索,崔凝判斷,這個人有七八成可能是個身高不到四尺八的成年男子,並且不會武功。

這並不是成年男子常見的體型。

被崔凝抓捕的文士身量中等,應該不是他。

她想到洞中另外一個聲音柔緩的男子,會不是那個人?

崔凝不敢確定,因為聽聲辨體型實在不怎麼靠譜,之前她聽著留下善後的人聲音粗獷,以為是個高壯大漢,是抱著兩敗俱傷的決心衝出去的,結果竟然是個文士。

崔凝把線索推測詳細記下,這份勘察將會被錄入卷宗,需要言簡意賅。所以她寫了兩份,一份錄入卷宗用,另外一份作為協助破案的記錄則更為詳細,包括狹道中的泥質、溼潤程度,空氣情況,光線情況等等都要詳細闡述。

其實,比起腳印更讓崔凝在意的是在狹道里發現的神秘紅色粉末。

道家有一脈專門研究丹方藥劑,可以說,精於此道的丹術道士比普通大夫更懂藥石。崔凝的師門中也有人鑽研此道,所以她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有些瞭解。

其中硃砂就是丹方中常用的一味藥石。

不過崔凝確定這種紅色粉末並不是硃砂,也不是丹方里常見的其他紅色藥石。

還有,在轉彎處紅色粉末從牆壁落下的高度高於崔凝腰線,她腿長上身短,一般同等高度她這個比例差不多是極限,這東西顯然不會是從對方腰間掉落。

“究竟是如何染上去的呢?”崔凝將東西小心包好,與手稿放到一起。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咚、咚——

主屋裡傳出兩聲敲擊木板的聲音。

崔凝驚了一下,立刻把東西收好,帶著崔平香過去。

咚、咚、咚!

兩人剛剛進屋,緊接著又響起三聲。

“那裡。”崔平香指著仙鶴坐障用氣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