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敏知道九龍殿的由來,卻不知道如何沒落,聽到這裡,才終於瞭解原來如此。那李永年見他有心聽講,便續說道:〃然而九龍殿武士是解編了,馬希範多年蒐羅而來,藏在九龍殿的奇珍異保寶卻無人看守。正巧那時荊南節度使高從誨死,三子保融嗣位不久。漢因高從誨曾有數次舉兵興叛的紀錄,只是無暇詰責,便一邊遣使宣撫,一邊讓希廣暗中留意。
〃不過那時高保融與南唐甚密,而希萼又是因為南唐的陰助,才得以壯大,希廣便將九龍殿其中部分寶藏轉充國庫,部分轉贈高保融,明的是為漢做事,暗裡也是希望與高保融交好。
〃馬希廣不識貨,只道金銀財寶才是寶,卻將一干兵刃武功秘笈,連同一些金銀轉,派兵馬押解轉贈給高保融。如果是其他一些不知道的人負責押解也就罷了,偏偏希廣還挑了三位當年的九龍殿武士去押解。這三個人一個姓左,一個姓夏侯,一個姓李……〃
左元敏不用李永年多加解釋,也知道這三人就是自己與夏侯儀、李永年的先人了。只聽得李永年續道:〃這三人一邊走,一邊緬懷當年跟隨馬希範的盛況,談起往事,自然不勝唏噓。說到後來,三人不免談論起押送中的寶物,有一些是武功秘笈,送給高保融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又說有一些兵刃,高保融不見得會欣賞,拿到之後,多半也是送給手下。當然,夏侯氏與左氏指的,當然是雨花劍與寒月刀了。
〃三人越講越投機,有一天夜裡,便偷偷將箱子開啟來看,其中金銀珠寶當然不在少數,三人最在意的兵器秘笈,果然也完好地儲存在裡面。三人相視一眼,忍耐不住,便拿出來把玩一番。
〃如此過了幾天,三人夜裡天天聚在一起玩賞。有一天三人突然發現,幾冊武功秘笈當中,居然有一本〃太陰心經〃,三人都想,那太陰心經不是已經給姓程的道士給偷走了嗎?怎麼還會留在這裡?如果太陰心經已經給人盜走了,那麼眼前這一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