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也不再下令禁止圈地。在政治上,查理二世首先違背了他在《佈雷達宣言》中的承諾,宣佈凡是參加審判查理一世的人,都是“弒君者”,一律處以極刑。後來又將“弒君者”的範圍擴大到一切參加革命的人,甚至在1661年底將克倫威爾的屍體挖出後梟首示眾。其次,在對外關係上不惜損害國家利益,實行親法政策。
十七世紀六十年代,法國是英國資產階級在海外貿易和海外殖民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英國資產階級要求在對外政策上打擊法國,用政府力量消滅法國的海外勢力,並且奪取法國的海外殖民地。但為了在今後復辟**統治過程中能夠得到法國的支援,查理二世卻反其道而行之:不但繼續接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津貼,而且在1662年不顧國家利益,竟以20萬英鎊的價錢將克倫威爾從西班牙手中奪來的重要商港敦刻爾克出賣給法國,致使英國失去大陸上一個重要的貿易據點。
1643年,法王路易十三去世。5歲的路易十四即位,太后安娜攝政。太后的寵臣、紅衣主教馬紮然任首相,成為當時法國的實際掌權者,並繼續推行黎塞留的政策,進一步鞏固法國**王權。1661年3月,馬紮然去世。他在遺囑中向國王傳授了黎塞留的教誨:“獨攬大權,國王要統治一切”馬紮然去世後,路易十四開始親政,在此期間,他不任命首相,親自主持國務會議,聽取大臣的報告,簽署一切國事公文,對國事不分鉅細,都要親自處理,而大臣們在任何事情上都只是唯唯諾諾而已。這時,法國的封建**制度已達到鼎盛時期。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的地方行政區劃十分混亂,有宗教區劃、司法區劃、軍事區劃、財政區劃和監察區劃。一般地講,法國分為若干“省”或“地區”。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路易十四除在各省設有執行國王令的省長外,還派監察官到各省,他們是直接聽命於國王的欽差大臣。他們與國務大臣、財政總監和國情會議保持經常的聯絡,使地方行政從屬於中央政府。監察官的職權是多方面的。作為司法監察官,他們能夠出席並主持高等法院以外一切法庭和審判庭。他們有權監督一切法官,對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和叛亂罪有終審權。作為警務監察官,他們主持一般的行政管理,控制各個市政當局商業、農業和工業。此外,他們還負責王家徭役,主持召集民兵。作為財政監察官,他們有權攤派稅收和處理稅務訴訟案件。在路易十四統治時期,儘管法國的工商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因連年對外戰爭和凡爾賽宮廷揮霍無度,使得國家財力消耗殆盡。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時,法國的財政赤字竟高達25億鋰,極大地加重了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負擔。加之1662年、法國發生饑荒,致使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有些地方竟然出現食屍的慘景。
張華漢聽了約翰給他介紹的情況,輕輕的嗯了一聲,倆人聊了一陣歐洲的情況後,張華漢想到約翰每次去歐洲時,都要繞上很遠的路,而且中華帝國的海軍去地中海保證中華帝國在地中海的利益的時候,老是繞上一個大圈子才行,便想到後世的蘇伊士運河,心想若是把它挖開的話,以後中華帝國不論是商船還是軍艦,都可以少走很多的路了,於是讓人去把工商部部長沈金龍叫來,拿著一份地圖吩咐沈金龍道:“這裡有一片水域叫做紅海,是我們亞洲與非洲的分隔線,在這個地方,與歐洲那邊的地中海相接,你立刻下達命令,讓工部派遣大量的奴隸到這個地方挖一條運河,那樣一來,我們到歐洲的路程就要近很多了,而且,以後我們若是想對歐洲用兵的話,也要方便的多。”
“好的,張主席,這個地方屬下也曾聽人說過,只是沒想到要挖上一條運河出來,主席的這個想法真是很不錯雖然工程是大了點,不過我們手下奴隸多的很,弄他個幾百萬的奴隸上去,估計用不了太長的時間,而且以後商船和艦隊走這條水路也要安全的多。”沈金龍聽了張華漢的吩咐後眼中一亮,心想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呢在這些地盤上,到處都是中華帝國的人,不說現在在中原的大量奴隸,即便是要在那紅海附近的非洲抓他個幾百萬的奴隸是不成問題的。
對於何開挖運河,張華漢也不知道,不過整個中華帝國現在的人才很是不少,對於開挖這條運河一點兒也不用擔心,沈金龍領了張華漢的命令後便下去準備了,而約翰這向張華漢彙報完了所知道的情況後也向張華漢告辭離開,他們走後,張華漢卻盯著地圖上的第四集團軍的進行路線,心裡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沈金龍領了張華漢的命令後,開始調集人員向蘇伊士一帶集合,各地的中華帝國商人和國家工程部的人聽到要開挖蘇伊士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