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句話也不說,周身的氣勢卻冷得嚇人,再一回想自己剛才說的話,頓時後背冷汗刷的下來,便“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殿下恕罪,小的別無他意……”
“起來吧!知道你沒那個腦子。”太子也無心為難他,擺手讓他起身,“說說那個沈家女,為何三載未嫁?難不成真有病?”
一聽要說八卦,常安立刻來了精神,麻溜地起身,開始給太子講述沈家女的故事。
要說沈家女,就得先說沈半城。
沈半城出身農家,本是個大字不識的泥腿子,一家人全靠在地裡刨食吃,唯有當初還沒得“半城”名號的沈萬年,腦子靈活,不甘於看天吃飯,每到農閒就四處打工跑商,從苦力到貨郎都幹過。
後來他聽人說在水稻田裡養魚,養出的稻花魚肥美鮮嫩不說,還能讓稻田增產增收,就像江南的桑基魚塘一般“兩利俱全”。
他便打算將自家地稻田用來養魚。可惜當時沈家其他人都不願意,怕他冒險毀了稻田。爭執之下,便將他分了出去,分家時沈半城只得了五畝薄田,其他兩個兄弟則留下了十多畝良田。
當時沈萬年借錢又買了五畝地,養稻花魚,挖池塘堆桑基,起早貪黑,只用了一年就還上了債,養肥了田。
結果沈家人又找上門,非說父母在不可有私產,絕口不提當初分家分產之事。
沈萬年乾脆立下文書淨身出戶,交還田地,甚至連自己掙下的田也都還給了沈家,只是以後與沈家再無干系,便是父母的生養死葬也歸兄弟承擔,自此便離了老家,前往泉州跑商。
那沈家人,貪圖一時之利,趕走了自家最能幹的兒子,就算得了幾畝田地,又哪裡知道,他們錯過了什麼。
沈萬年早在種桑養蠶之時,就曾跟收生絲的商人打聽過絲綢的買賣,離了家就直奔泉州,搭上了那邊的海商開始跑船經商,從江南之地收購絲綢茶葉和瓷器等物,販去海外番邦之地,再從番邦收購珠寶香料玉石瑪瑙等物,運回江南售出。
這一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