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一些名人戰將,偶然間就查到了李服膺的事情。
其實馬錚之所以知道李服膺是誰,又知道他是冤死的是有原因的。記的上大學那會兒他參加了一次知識競賽,當時有這麼一道題,讓參賽者回答抗日殉國的第一將是誰?毫無疑問,所有人都回答是佟麟閣。畢竟佟麟閣血戰北平的事蹟大家都聽說過,因此幾乎所有人都答對了。
但是緊接著主持人又問了一個問題——抗日戰爭期間被國民政府處決的第一個將領是誰?
這一回大多數人都回答是韓復渠,老蔣深夜開會擒韓復渠,並且將其槍斃的事情也是歷史書上的知識,因此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韓復渠。
但是這一次答案是錯誤的,主持人給出的答案是李服膺。看到這個答案之後,國防科技大學所有的參賽選手當時都懵圈了,李服膺?那位啊!怎麼沒聽說過,難道他比韓復渠還出名?
當時主持人就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李服膺的資料,山西人,晉綏軍高階將領,抗日戰爭爆發後擔任第61軍軍長,1937年因為大同會戰作戰不力被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槍斃于山西太原。
儘管當時主持人只是簡單的說了一遍,不過李服膺這個名字卻被馬錚記住了。競賽結束後馬錚回到學校就開始查李服膺的資料,因此對於李服膺的生平事蹟以及所遭受的冤屈也有了詳細的瞭解。越是瞭解真相,馬錚就越對這位晉綏軍高階軍官的冤死感到可惜!(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四章:我就是馬錚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三百一十四章:我就是馬錚(求訂閱,求月票!)
要說李服膺之人,他確實沒有韓復渠出名,而且職位軍銜也沒有韓復渠顯赫。在沒有被處決之前,李服膺擔任的是晉綏軍第61軍中將軍長,而韓復渠不但是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同時還兼任著山東省主席。
不過兩人有一點倒是相同,那就是都被以作戰不力的罪名處決了,而且前後相差不過三個月的時間。
這兩樁公案,表面上,頗為類似。其實,各自真情並不相同。最大的卻別就是,一個是真的該殺,一個則是被冤殺的。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在華北兵分3路展開攻勢:一路沿津浦鐵路進犯,指向山東的德州;一路沿平漢鐵路進犯,指向河南的新鄉;一路沿平綏鐵路進犯,待奪取大同後再分兵攻取山西的太原和綏遠的包頭。其意在於採取“兩翼鉗制,中央突破”的戰略,完成奪取華北的計劃。
單說平綏鐵路板垣徵四郎所率第5師團及獨立混成第11旅團之敵,攻陷南口後,繼續西犯。他們與多倫、張北一線南下的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率領的察哈爾兵團會師張家口後,帶領總兵力約達4。5萬人,直向山西東北部的天鎮縣撲來。
天鎮是山西東北部的重要門戶,保衛山西,勢在必守。時任第二戰區司令官的閻錫山,眼看戰火燒到了家門口,這才真正著了急。他匆匆電令隸屬於傅作義第七集團軍的第六十一軍軍長李服膺火速集結,佈防禦敵。
而此時李服膺正在天鎮、陽高間負責警備,當他接到閻錫山命他天鎮佈防的電令後,立即集結本軍人馬。於8月下旬,進入天鎮盤山陣地。
不過值得說明一點的是,李服膺統帥的六十一軍,是由其抗戰前率領的六十八師改編而成,是個標準的小師加大旅的“軍”,兵力欠缺得很。再加上剛剛在南口為湯恩伯所部頂過缸。損失不小,因此這個軍說是軍,實際其兵力不過一師六團,加起來也就一萬人左右。
儘管從敵我雙方兵力上講,李服膺所部的兵力與日軍相差甚遠,但是李服膺卻沒有退縮。在戰前他發出《告全軍官兵書》中他是這樣說的:“值此國家民族存亡關頭,我輩軍人,禦侮守土,責無旁貸。希望全軍官兵精誠團結,同仇敵愾,英勇抗戰,不怕犧牲……”
李服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戰鬥中,一線官兵受此激勵,土氣旺盛。鬥志昂揚,給敵人的進攻予迎頭痛擊。而李服膺則率幕僚與直屬騎兵身先士卒。親抵前線指揮作戰。
不過雙方的巨大差距並不是士氣上的提升所能彌補的,起初,日軍的主攻方向在李家山、羅家山陣地。日軍先用步兵衝到陣地前猛烈射擊,試探火力,誘惑四二五團防守火力全部暴露後,即用飛機低空輪番轟炸。繼而再用火炮猛烈轟山。每天如此輪番轟炸45次,持續4天4夜。最多時,一天竟有32架次敵機在陣地上空狂掃濫炸。在雙方士兵還未照面之前,四二五團的1300餘名官兵已有70多人陣亡,全團9個連長。陣亡3個,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