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日本一方面企圖根據調整日美邦交,另一方面卻派兵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這本來是矛盾的。
不過,日本的方針仍然是要促進日美談判,如後面所述,為此甚至要斷然改組政府,更換外相。但是,另一方面,雖然對於對美談判達成妥協寄予了極大希望,但又不甘於忍受在南方政略和戰略上日益不利的形勢。
不過整個日本也不是沒有腦袋清醒之人,作為日本的外相,松岡洋右對於日本政府以及軍部的冒險行動極為不滿。一直以來松岡外相就不贊成日本南進政策,松岡外相出訪過歐洲,見識過德國陸軍的強大。松岡外相認為德國和蘇聯遲早會有一戰,如果日本能和德國聯手夾擊蘇聯,日本根本沒必要介入東南亞那個大染缸。
因此,在之前的御前會議上,松岡外相強調不要急著在南方點火,大日本帝國還可以考慮進攻北面,有德國人充當主力,大日本帝國擊敗蘇聯的可能性極高,遠比同英法美荷等國交惡要好得多。
所以他提議將派兵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行動拖遲6個月左右,但松內外相又附加說,如果總理和統帥部堅決要實行的話,因為自己曾經表示贊成,所以並不反對。
對此,及川海相和近藤信竹軍令部次長也同意延期6個月!不過塚田參謀次長向板垣參謀總長建議:“應該堅決實行進駐。”
板垣參謀總長和大本營的實際掌控者閒院宮載仁親王商議後,代表統帥部堅決主張進駐,近衛首相也向裕仁天皇建議說:“統帥部決心幹就幹!”
在決定向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進軍之後,松岡外相以往常的語調作了如下的發言,很值得一提:“我預言幾年後的事,不會不中的。我預言插手南方要鬧出大亂子,統帥部長能保證不出亂子嗎?識時務者為俊傑,以前我是個南進論者,但今天我轉向北方了。”
在日本第一次進攻法屬印度支那是在一個月前,當時法國已經投降並且與納粹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在法國未被佔領的地區,建立了維琪政府,它控制了大量法國的海外殖民地,包括中南半島,這是中國除了滇緬公路以外與外部世界可以接觸的最後一個地區。
在日本入侵法屬印度支那戰爭之前,公路已經被封鎖,但是仍有一條鐵路線容許物資從海防市被運送到中國雲南,這條鐵路就是滇越鐵路。
當時滇越鐵路是可以直接接到美國援華的物資的,另外國民政府僅存的幾艘海軍軍艦也是以哪裡作為臨時海軍基地,透過海防至雲南之間的滇越鐵路線,國民政府每月可以得到10000多噸的軍火、燃料及其它物資。雖然日軍多次進行轟炸,但鐵路線仍然被開放。
為了迫使國民政府投降,斷絕國民政府的外援,日本開始向‘維琪政府‘施壓,要求關閉滇越鐵路。被法國方面拒絕之後,日本“南支那方面軍”迅速行動,編成“印度支那派遣軍”,以入侵中南半島,由日軍指揮官西村琢磨指揮,有一隊艦隊、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及駐中國海南島的日軍岸基飛機提供空中支援。
這支日本軍隊只用了四天的時間,在付出了不到200人的傷亡之後就迫使法屬印度支那殖民當局投降。
有了這樣的先例,日本政府對於戰爭的勝利沒有任何負擔。他們堅信在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絲毫不會比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艱難多少。但是鑑於在靠近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馬來半島上駐紮著大量的英**隊,所以日本大本營決定全力以赴。
為了準備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大本營命令編制第25軍。第25軍以近衛師團和獨立混成第21旅團為骨幹,任陸軍中將坂田二郎為軍司令官,海軍方面則是在進駐後編制了南遣艦隊。
不過此時第25軍絕大多數的兵力還在中國,還有一部分駐紮在日本東京,想要全部集結起來最少也需要20天的時間。為了穩住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法**隊以及法國外籍兵團,日本方面決定先和法國人談談。
交涉是由加藤駐法大使直接和維希政府進行的,最初曾委託德國從中斡旋,但德國以不便對維希政府施加壓力為由加以拒絕。由於此次談判本就是為了穩住法國人而進行的,所以日本人的態度很強硬,日本政府電訊加藤大使,要須求維希政府在一週內答覆。
日本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法國政府同意日本提出的一系列條件。那麼日本也不介意法國殖民當局繼續存在下去,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之後還不必承擔侵略的惡名,世界上恐怕沒有比這更划算的買賣了。
但是法國政府要是不識抬舉的話,大日本皇軍不介意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