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之中,無法自拔,從而導致日本侵華政策的轉變。
更重要的是,因為第一次武漢會戰引發了日本國內的諸多矛盾,尤其是經濟方面。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戰略物資缺乏,主要依賴輸入。而當時日本的經濟實力並不很強,據日軍戰史記載,“七七”事變時日本儲備的黃金,包括髮行紙幣的準備金,全部只不過十三億五千萬日元。戰爭雖然明面上是人和人在打,但實際上卻是打經濟,誰的經濟實力強誰就更有取勝的希望。
而對日來說,它的黃金儲備量制約著侵華戰爭的規模。如此少的黃金儲備意味著日本的正幣儲備量不足,這就從一開始就限定了這場戰爭。因此我們就不難看到日本為什麼率先發動了戰爭,卻又千方百計地謀求儘快解決中國事變。為了維持侵華戰爭,1937年日本從海外輸入的軍需物資總額達到九億六千萬日元,這幾乎佔到了國內黃金儲備的70%。
到1938年的6月,為了進行武漢會戰,日本政府窮的就差賣內褲了。甚至於為了裝備新建的部隊,連學校教練用的步槍都被收回。
同時由於兵員的不斷增加,國內勞力、糧食、能源均感不足,可以說這場戰爭的規模已遠遠超出了日本國家的儲備量,從而使日本國力窮困急劇表面化,甚至於已經失去了充分保障軍隊軍事物資供應的能力,因此對於要不要發動第二次武漢會戰,日本國內還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三章:第二次武漢會戰開打(求訂閱)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四百四十三章:第二次武漢會戰開打(求訂閱、求月票、求一切!)
對於大本營和內閣政府之間的分歧,裕仁天皇也是頗為無奈。一邊是要打,另一邊卻說沒錢打,無奈之下只得召開御前會議。
儘管有分歧,但是很快就解決了,大本營和內閣政府各有各的考慮和道理。但是他們都知道一個道理,對於日本方面來說,攻打武漢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而是一個關係到能否全面解決中國事變的關鍵性的政治問題了。
用現任日軍陸軍大臣的板垣徵四郎的話說:“對於日本政府來說,武漢攻略戰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如果支那政府打輸了,他們就要在失去了華北、華東和上海、南京之後,又要失去了中原諸省及武漢三鎮、長江中、下游地域。這樣,國民政府就要被迫遷移到四川的崇山峻嶺之中而真正淪為一個地方性政府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大日本帝國完全可以在自那國內尋找某個派系或是軍閥人物建立全國性的政府,以取代西南之隅的國民政府,諸如山西的閻錫山或者是一向親日的汪精衛等人,他們肯定很樂意和帝國合作的。這樣的話,和平還是不和平,支那蔣政府的日子就會不好過了。”
“另外從軍事上將,一旦武漢被攻克,支那政府不單單要面臨政治上的危機,還要應對軍事方面的困境。畢竟華北、華東、華南、中原都丟失了,蔣政府只剩下窮困的西北和閉塞的西南了,這個持久戰該如何繼續打呀?因此投降是遲早的事情,也是必然的!”
除了這些,板垣徵四郎又從雙方實力對比以及戰場局勢分析了此戰的勝負機率,得出日軍必勝的結論。
日軍高層有這樣的想法也是正常的,畢竟對此他們是有經驗的。自十九世紀末葉以來,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列強在屢次侵略中國境內時,開始,中國的清政府還進行一定的抵抗,可是隨著列強的大軍逼近中國的繁華的城市和首都之時,清政府就會停止抵抗,屢屢要求戰敗議和,進而割地賠款,結束戰爭。
因此,日軍大本營就想當然地推斷出只要日本軍隊一舉攻佔中國的幾個大城市和戰略要地,基礎本來就不穩固的******政權也要效仿清政府停止抵抗,提出議和,從而使日本政府在得到一定實惠的前提下體面地結束這場本不願擴大的戰爭。
不得不說,板垣徵四郎雖說是一個軍人,但是這口才確實令不少政客都感到汗顏。在他三寸不爛之舌的鼓動和勸說下,包括近衛文麿等人在內的政府高層終於動搖了。很快,在裕仁天皇的拍板下,日軍大本營決定進行第二次武漢攻略戰。
關於進攻武漢的作戰計劃早就做出來了,幾乎是第一次武漢會戰的翻版。日軍擬定以華中派遣軍應以主力沿長江地區攻佔漢口,儘量消滅敵軍。而華北方面軍以一部在華中派遣軍攻勢開始前,攻佔晉南豫北一帶以牽制支那第一戰區和第二戰區。
根據上述決斷,日軍參謀總長於6月7日下達了第179號命令:“華中派遣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