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
但是反過來想想也就好了,這個年代還講究什麼口味,有吃的就算不錯了。不過塞北的農業生產的現狀還是讓很讓人擔心的,畢竟綏察軍區近二十來萬軍政人員都是要吃要喝的,要是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持續不斷的提供給養的話,單單靠繳獲是很難養得活如此龐大的一支部隊,更難保證部隊的戰鬥力。
對此,馬錚對此一點也不擔心,他很清楚制約綏察軍區發展的並不是農業生產而是工業。最為中國北疆,綏察地區向來是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足,同時基礎設施薄弱,鐵路只有一條,公路網也不完善,所以這些都嚴重製約了綏察軍區的發展。
至於糧食生產固然是一個問題,但是以馬錚後世得來的經驗,綏察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以土默特左旗、右旗以及托克托縣為代表的土默特平原更是糧食種植的好地方。只不過現在這些地方絕大多數還是屬於草原,只有很少的地方開墾成了耕地,因此今年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地方全都開墾出來,只要完成了這個任務,農業就再也不會成為綏察軍區的制約因素了。
其實現在馬錚最擔心的並不知自家的地盤,而是其他地區的八路軍以及包括延安在內的陝甘寧邊區的情況。以他對於歷史的瞭解,在今後兩三年內這些地方的狀況可都不大樂觀。尤其是在1941之後,邊區經濟的發展陷入了困境,進入抗日戰爭以來最困難時期,首先便是財政危機。
眾所周知,邊區政府的經濟來源很狹窄,一部分是靠國民政府下撥經費,另一部分就是靠轄區內的稅收。但是隨著抗日戰爭的深入,國民政府開始對邊區政府進行經濟封鎖,再加上自然災害,以至於邊區政府的收入銳減,形勢非常的嚴峻。
為了解決財政困難,陝甘寧邊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其中就包括調整財政政策、大力發展邊區經濟、增加稅收、發行公債等措施。
然而這些措施固然有所緩減邊區政府八路軍的困難,但是卻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由於大大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所以嚴重挫傷了邊區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與人民群眾的關係,甚至出現了人民群眾大肆咒罵邊區政府領導人的事件。
為此,黨中央才會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從而引發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現在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已經表現出這種不好的苗頭了,所以馬錚認為有必要向中央建議一下,不然將會嚴重影響中國抗日戰爭的程序。
想想也是,在41年之後的兩三年間八路軍各部隊都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物資生產上,人都用去開荒種地去了,那還有時間和精力去打鬼子,因此這也讓日子同樣不好過的日本人有了喘息的時機。要是黨中央早一點意識到這個問題的話,早點想辦法解決,到時候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被動。
既然自己知道這些事情,那自然不能藏著掖著,早點提醒也好讓主席他們早做防範。不過這話該怎麼說卻是一個技術活,要是說的太直白的話,難免會讓人生出炫耀的感覺。要是說的太隱晦,也達不到效果不是,好在一個偶然的事件給了馬錚一個機會。
4月24日,這已經是工作組進駐綏察軍區第10天了,這一個星期以來黨中央經過多方位的視察於走訪,對於綏察軍區各方面都極為滿意。從綜合層面評價綏察軍區的實力,他們已經遠遠超過了八路軍。
如今的綏察軍區已經完全成長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要部隊有部隊、要地盤有地盤、要物資有物資、要裝備有裝備。完全是一個自給自足自產自銷的小型王國,比八路軍分散四面的處境要強得多。
但唯一讓主席等人擔心的還是糧食的問題,畢竟剛來的時候他們就知道綏察軍區的存糧已經見底了。另外主席等人還聽說軍區總部在這種情況下還拿出為數不多的存糧,當作種子發給當地農民,這更加重了綏察軍區的糧食危機。
眾所周知,這糧食生產是有一個週期的,春種到秋收一等就是幾個月的時間。但人是需要吃東西的,沒有人能不吃不喝等上幾個月。主席很擔心綏察軍區怎麼捱過這幾個月的時間,要知道現如今陷入缺糧處境的不僅僅只有軍隊,絕大多數的農民也手裡沒有餘糧。
缺糧的影響對於一支軍隊而言是致命的,沒有糧食戰士們就吃不飽,吃不飽戰鬥力就會下降。同時長期吃不飽的話更是可能形成營養不良,甚至於戰士們會因此得病,造成大量的非戰鬥減員。一旦有戰爭爆發,後果更是災難性的。
老百姓缺糧的後果同樣非常嚴重,現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