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其實還不如一根燒火混,因此馬錚才會將突擊步槍全都換下來。
但是這些事情,馬錚都不準備和他們說,等到了地方了,恐怕馬錚不說他們也就明白了,現在說什麼不過是圖費口舌而已。(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八章:抵達陽穀(求訂閱)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四百六十八章:抵達陽穀(求訂閱、求月票、求一切!)
隨著隆隆的火車聲,馬錚帶著這一千兩百餘人終於踏上了南下的征程,看著遠去的火車,雲鑑等人不由的熱淚盈眶,千山萬水,真不知道這次離別還有沒有再見的機會。
馬錚雖然也有一些傷感,但是他知道自己此去任務的重要性,這不僅僅關係到綏察軍區的利益,更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至高利益,所以馬錚並不覺得有何不捨,只有深深的壓力。
此次南下,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畢竟他這次僅僅只帶了一千多人,而他將要面對的是十幾萬武裝到牙齒的日本軍隊,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在隆隆聲中,火車逐漸離開歸綏這座熟悉的城市。因為知道自己還會回來,所以馬錚並沒有像雲鑑等人那麼傷感,在火車啟動之後,他親自到各個車廂檢查戰士們的情況。
這次部隊南下,武器裝備雖然一般,但是彈藥卻沒少攜帶。除了機槍彈之外,馬錚要求後勤部為每一個戰士都準備了三百五十發發子彈。
每個戰士攜帶三百五十發子彈是有原因的,因為馬錚知道,部隊南下最嚴峻的考驗不是糧食和軍餉,而是彈藥補充。其次還得和日軍普通士兵相比,他們帶的彈藥只能比日本鬼子多,而不能少。
相對而言,日軍的每個士兵通常狀態下攜帶的彈藥為一個基數。所謂彈藥基數是彈藥供應的一種計算單位,而基數量是對單項裝備規定的一個基數的物資數量或重量。簡單地說就是在不影響戰鬥力的情況下,一個戰士最多可以攜帶滿足自身戰鬥的最大數量的彈藥。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國際上,一枝衝鋒槍的彈藥基數為300發槍彈,而300這個數詞也就成了衝鋒槍的彈藥基數。
馬錚知道日軍的一個單兵的彈藥基數為150,也就是說在通常的情況下,每個日本士兵最少也要攜帶150發步槍彈。馬錚預料到部隊南下山東後,彈藥補充將會成為困擾全軍的重要問題。要是隻攜帶一個基數的彈藥的話,那麼也許到不了山東就有可能將所有攜帶的彈藥消耗完了。
要知道這一路上還不知道要過多少道敵人的封鎖線,打多少仗,雖然這次南下原則上是要求絕對保密的,但是要做到絕對保密是何其的難。
這一路上除了日偽勢力外,還有許多地方地主武裝土匪流寇以及道門幫會的勢力,甚至是國民黨潰軍需要他們打點,攜帶的彈藥要是少了,那後果可不是一般的嚴重。尤其是部隊使用的那些特殊武器的彈藥更是難以搞到,例如狙擊步槍、高射機槍、單兵小鋼炮等,所以馬錚將特戰大隊那些難以補充彈藥的武器全部換了下去,不能撤的就多攜帶彈藥。
因為這次南下需要的是速度,所以部隊沒有後勤保障,每個戰士除了要攜帶一定數量的壓縮食品外,還要攜帶大量的彈藥。為了多攜帶彈藥,馬錚甚至於還當了一回伸手客。
戰士們的體力畢竟是有限的,多攜帶彈藥就意味著少攜帶糧食和其它必需品。但是路上戰士們總的吃喝,所以為了保證南下的順利進行,馬錚專門給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發了一封電報,希望晉察冀軍區能夠在他們南下的路上定點支援一點食物。
當然馬錚並沒有告訴晉察冀軍區他要率領部隊南下,而是說綏察軍區有兩個營的戰士要到冀南129師那裡公幹。對此晉察冀軍區自然不會拒絕,畢竟這兩年晉察冀軍區依仗著綏察軍區可是打了不少大仗,部隊的武器裝備換了一茬又一茬。
28日凌晨四點半左右,部隊抵達了大同。當天夜裡,謝文生先帶著一個營出發了,第二天中午,許衛國帶著剩下的兩個營也走了,而馬錚和許海峰則是率領剩餘的36名特戰隊員依然留在大同。他本人目標太大,根本不能白天走。為了保險起見,馬錚只能等到晚上再走。
一路上跋山涉水,為了隱蔽,部隊都是晝伏夜行。見了城鎮能繞開就繞開,不能繞開就想辦法趁著夜裡穿過去,要不就全軍換上日軍的軍裝矇混過關。
儘管部隊已經是很小心了,但是一路上依然是麻煩不斷,首先是謝文生帶著的先頭部隊在河北保定一帶同日軍的一支夜襲隊不期而遇,打了一場遭遇戰。不過由於謝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