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可汗之前尚且年幼,沒有辦法管理好我們整個突厥,所以有處羅可汗在一旁幫助突利可汗。”
“後來處羅可汗病逝之後,可汗的位置卻並沒有回到突利可汗的手裡,而是被咄苾繼位,他雖然任命突利可汗為小可汗。”
“但他一點都沒有把突厥放權給突利可汗的意味。”
“他甚至還對突利可汗出手,一點都沒有作為叔叔的樣子。”
“所以天父看不下去了,他要懲罰這個,妄圖擾亂我們突厥的亂臣賊子,所以他在一場暴風雪中,從自己的營帳內消失不見。”
“這是天父帶走了他,把他囚禁在這場暴風雪裡,永遠遭受著暴風雪的懲罰。”
阿史那雲的說法很是玄乎。
但是沒有人打斷他的話,甚至一個個還都若有所思的思考起來。
就像阿史那雲說的那樣。
突厥名義上,應該是突利可汗的突厥,突厥國內之所以會有動亂,其根本的原因,也正是因為突利可汗和頡利可汗爭權奪勢。
他們這群人,就是一開始倒向頡利可汗的人。
但是……
現在頡利可汗消失不見,不知道他是否還能再回來。
可“天父的懲罰”,這頂帽子頡利可汗怕是脫不下來了。
與其冒著和唐人繼續開戰的風險,冒著自己隨時都有可能步頡利可汗後塵的風險,不如就把這個流言坐實。
把一切的錯誤都推到頡利可汗的身上。
直接改道返回突厥,向突利可汗投誠,難道不好嗎?
許久之後。
阿史那難緩緩點頭:“原來如此,不錯,這一切都是天父的懲罰。”
其他人或是沉默不語。
或是直接開口應和起來。
在他們的默許之下,這條流言開始在整治軍伍中,傳的沸沸揚揚起來。
等到第二天。
風雪停歇,天空放晴。
監督著突厥大營動向的楚王私兵,驚愕的發現,這隻軍隊,竟然倒頭向來時的路行軍而去。
撤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