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佔全部收入的一成半。”
李治不能理解這個數字。
或者說,這個時代除了林深之外,就沒有其他人能夠理解這個數字代表著什麼。
這代表著,即便林深把價格放低了很多。
但是依舊有很多平民,並不能夠隨心所欲的在超市裡進行購物。
在林深的預期之中。
至少要有一半的收入,是來自於這些平民的才對。
尤其是長安城和長安城外的斷層,更是讓林深感到有些恐怖。
長安城還好,的確能做到有一半的收入是來自於普通的平民百姓,可是長安城之外的地方,就做不到這一點。
甚至於……
在一些偏遠的縣城之中,有九成九的收入都是來源於勳貴、士族,普通百姓根本就掏不出這個錢,來進行購物。
一個人的消費能力是有限的。
哪怕勳貴、士族再有錢,一個月在如意超市上的花費,數萬兩銀子就足夠了。
再多,這錢也沒地花去。
只有在超市裡消費的人越多,林深才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怎麼樣才能讓消費的人變多?
那隻能從最根本的社會制度上下手。
雖然世人給林深冠以了“聖人”的名號,但林深很清楚,他並不是一個“聖人”。
出於一個現代人的思維,他的確有些看不慣這個時代。
但僅僅是因為“看不慣”,就讓他冒著風險,去改變這個世界,林深自認自己還沒有這個覺悟。
他之所以大張旗鼓的想要讓這個時代進行變革,其實還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裡的小小私慾。
社會制度發生變化。
百姓手裡的錢變多了,才能夠讓他手裡的錢變多。
林深把這些東西,簡單的和李治說了一遍。
李治看著林深神色有些複雜。
雖然事實就擺在眼前。
但他還是很難相信……
林深折騰出這麼大的動靜,竟然只是為了更好的開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