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珝看著他們,微微一笑,話鋒一轉。
“但是……”
“殿下和我說了很多東西,我覺得也有必要要和你們說一說。”
楚王殿下要和他們說的話?!
他們一掃臉上失望的神色,立馬嚴肅認真起來。
武珝稍微轉動椅子,伸手指向自己身後的大字:“君主立憲制,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
他們紛紛搖頭。
這幾個字單獨拎出來他們是認識的,但是合在一起,他們就弄不清楚這五個字代表了什麼,只是隱隱約約覺得,可能會和他們的君王有關係?
武珝也沒期待他們只是看到這五個字就會明白這五個字的意思。
她輕聲解釋起來。
“這所謂的君主立憲制,其實是一種制度。”
“指的是在保留君主制——也就是現在高句麗的這種制度,透過立憲,也就是制定法律、限制君主權力。”
關於君主立憲制自然不會是像武珝說的這樣,她只是有選擇性的把對高句麗商賈有利的東西給說了出來。
當然了,關於另一方面的東西,她也可以說出來,這不會有任何的影響,反正到時候這群商賈作為資本階級,他們只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東西去實現……
既然如此,武珝也不想浪費口舌。
制定法律,限制君主的權力?
這句話,讓他們這群商賈有些心動。
武珝抿嘴一笑,又繼續說了下去:“當然了,還可以更進一步,比如說成立一個叫做議會的機構,他來負責高句麗的一切,比如說建立法律、再比如說掌管軍權。”
“而這個議會的成員,則是透過人民選舉的方式產生。”
“至於高句麗王,就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
人民選舉?
而不是由他們這些商賈來決定的?
不少人微微皺起眉頭,這和他們想的有些不太一樣,這麼一做,雖然說他們頭上的確是沒高句麗朝廷這座大山了。
可他們心知肚明……
到了他們這種程度,利益自然是不可能完全和百姓站在一起的,他們沒本事像林深那樣,兼顧賺錢和回饋百姓。
百姓們自然是希望他們這些商賈能把錢拿出來給百姓做一些實事。
可商賈們,想要看到的是,百姓們把他們口袋裡的錢都拿出來,到他們的口袋裡去。
議會為百姓說話。
這不是他們想到的結果。
甚至對他們而言,這似乎是比高句麗朝廷當政還要更可怕的一件事。
“夫人,這……”一個人猶猶豫豫地開口。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武珝打斷。
“你們在擔憂什麼嗎?”
“百姓瞭解這些事的來源,現在多是從邸報上來的,以後會有收音機,但無論是邸報也好,還是說未來的電臺也好,不都在……你們的手裡嗎?”
選舉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
但如果把這個範圍放大到一個群體中,這種方式就顯得有些可怕了,尤其是當選舉如果變成選秀。
不再去考慮能為百姓做什麼,而是開始去考慮,如何讓自己更受人喜歡,開始編造一些謊話,罔顧事實,那就更為可怕了。
而且,有時候所謂的“民意”並不能代表全部。
比如說,張三和李四一同參選。
一家邸報社採訪了一百個人,其中有十個人是支援張三的,二十個是無所謂誰當選,另外七十個人全都是支援李四的。
但結果往邸報上一刊登。
選了八條支援張三的言論,一條無所謂誰當選的言論,再有一條匿名痛罵李四的言論。
不知情的百姓一看,原來大家都是支援張三的。
邸報再刊登一些,比如說張三餵養流浪貓狗的事,說張三原來是這麼善良的一個人。
再刊登一些李四隨手丟垃圾的事,痛斥李四原來是這麼一個沒有公共道德的人。
可背地裡,張三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李四散盡家財、匡民救世。
百姓不知道,他們也沒那麼多時間去了解。
他們就會下意識的認為張三好人、李四壞人。
等到了投票那天。
大家才發現,最後李四隻有最開始支援他的七十個人投票。
武珝的意思,他們還沒有領會到這一層,但他們多多少少心裡都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