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聲響,清冷幾許。

次日,城內的百姓都知是殷府夫人出殯之日,故而紛紛圍觀。經過一番鄭重儀式後,方升棺起靈,而街上送殯的隊伍更是浩浩蕩蕩,正可謂是風光大葬,令圍觀眾嘖嘖稱奇。

與此同時,殷府內卻是亂作了一團,先是在送殯的當口,發現三小姐離家出走了,再又發現了她的留書,清清楚楚的寫明她已帶走了母親的骨灰。

而一度頹廢的殷野王在得此訊息後,更是怒極攻心,悲憤交加,一時不備竟是嘔出血來。於是乎天鷹教精銳盡出,進行全城搜捕,傾力找尋三小姐及夫人骨灰。

外人卻不知天鷹教這般動靜是何緣故,又是為了找什麼樣的大人物而如此大動干戈。

不過,有人在的地方就沒有絕對的秘密,殷府發生的一切都已嚴令不得外洩,然江湖中仍是傳出了天微堂主殷野王受傷的訊息。

於是乎就有人開始猜測引渡,最後得出昨晚定是有人夜襲重創了殷野王,而行刺那人的武功顯然是要比殷野王高強的,絕非宵小之輩。

然而,竟是真的有人敢惹到了江南第一教天鷹教頭上。頓時,江湖中人一片譁然,更是不禁紛紛猜測其中緣故,又暗道莫不是江湖上又將要染上一片腥風血雨。

而天鷹教一時間忙得人仰馬翻,卻是毫無殷離離家線路的線索,而一些好事的武林人士,更是緊密的關注著天鷹教的一舉一動;想要窺得幾分其中內幕。

這廂略過暫且不表,單說殷離與芙姨一行,此二人已然離府兩日有餘,一路向西而行,此時正藏身在一處破廟之中。

如今她們二人出門在外,而且又要隱匿行蹤,也是著實的不容易。幸而芙姨本就不是一般婦人,從之前的隻言片語中拼湊,不難得知她原就有著江湖行走的經歷。而殷離也並不是一般的孩童,縱然吃苦受凍也不會有半句怨言。

她們身處於江湖之中,又怎會平順。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個人心中的江湖都各不相同,有的人看到的是醉酒當歌、萬丈豪情;有的人看到的是愛恨纏綿、百味人生;有的人看到的則是刀光劍影、爾虞我詐。

江湖在哪裡?江湖在人心,註定要在恩怨情仇、刀光劍影中游走。

正值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統治階級內部政局動盪,政府橫徵暴斂,民不聊生。而且種族分化嚴重,朝廷劃分四種人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

這一政策維護蒙古貴族的特權,卻是表示出對被征服民族極大的壓迫和歧視。殷離這一路行來,脫離了天鷹教三小姐的身份,更是深切的感受到了等級壓迫,有的時候縱使你有銀子卻也無法忽視那種被低視的感覺。

這一日,殷離與芙姨剛行過一處崎嶇的山路,又來到一片樹林,她們向來都是選擇相對僻靜的道路,以躲避開天鷹教的眼線。

樹林裡行人稀少,只見到陽光透過樹丫落得一地斑駁光影,明晃晃的跳耀著。忽而,聞得幾聲馬鳴,須臾便見數撥雄糾糾,氣昂昂的蒙古騎兵,這群人似有急務在身,皆是行色匆匆,飛騎馳過,在不遠處留下一陣滾滾塵煙。

第一卷:莊生曉夢 第十六回

只見一隊隊輕騎自身邊掠過,揚起陣陣的輕塵後消失在樹林的盡頭,而那隊騎兵各個打馬如飛,騎術自是了得。

然而,若是講到騎兵的話,可以說是蒙古人將騎兵戰術推到了冷兵器時代的頂峰,他們擅長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等,把騎兵的優勢被髮揮到了極限。

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

戰時他們自備武器裝備出征,和平時期則又做回是普通牧民。為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蒙古人往往透過大規模的圍獵來鍛鍊部隊,對於小孩子也從小就專門訓練他們騎馬射箭的能力。

在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蒙古人可以入主中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近年來蒙古人的騎射本領已是大不如前,中原富饒的資源是他們漸漸忘卻了他們曾經生存的本領,而這也成為了元朝走向衰落的標誌之一。

殷離在暗自驚歎的同時,也發現身側的芙姨一直峨眉微蹙,似是正在沉思,故而也靜下聲來,隧隨其避到了一側。

過了不大的功夫,樹林內便又恢復了原本的安靜,馬蹄聲漸漸遠去,除卻仍在空中的那如霧般的灰塵,就好似他們未曾經過一般。

殷離卻是有些擔心的望著自剛剛起就有些不對勁兒的芙姨,關切的問道:“芙姨,你還好吧?”

聞言其神色微微一滯,方露出一道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