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經歷過多少次毀滅和重生,對於易朽的人類來說,只有心和感情是不朽的,就如此刻海上的月光一樣。
如月之升,如月之恆。
“Hi,我說過,我們一點會再見的。”在海上如銀的月光裡,她抬起頭看著他,微笑著,“我是專門回來問你這個問題的——你,喜歡我嗎?”
“這一次,可不許不回答哦!”
【全文完】
後記一 直到世界末日
滄月
這個故事的靈感起源,來自於一個真實的夢境。
一個冬夜,我從黑暗裡猛然坐起,全身冒著冷汗的從噩夢裡掙脫,但是,夢境裡那條斷頭小巷,一盞昏黃的路燈,不徐不緩跟蹤的人,以及鑰匙在金屬上刮擦的聲音卻還栩栩如生,令人心悸不已。
我沒有開燈,在夜裡呼吸急促的獨自坐著,感覺門後那一雙抓住我的冰冷的手還停在肩膀上。
“你終於來了。”夢裡那個聲音說。
至今我都清晰的記得那個聲音,以及黑暗深處那低低的一聲笑。那一夜我再也無法睡著,就這樣在黑暗裡做到了天亮。腦子裡很亂,彷彿又很空,空的急需什麼來填補。於是,許許多多的奇特的幻想不停的湧現……那個聲音是誰?門後面是什麼樣的一個世界?那個試圖救我的跟蹤者是誰?
我無法停止這一觸即發的無限聯想,在夜裡呆呆的坐著,知道那些湧出的東西漸漸在腦中結成了一張網,然後在網裡迷迷糊糊的睡去。
到了白天,清醒之後的我仔細的回顧了這個夢,忽然明白自己在沉睡中獲得了一個多麼奇妙的故事……這樣充滿懸疑,驚悚和溫情的故事,只怕在我慶幸的時候也無法構思出來吧?
作為一個出生於5月15日的織夢者,我想這是上天給予我的啟示,要我把這個作為新一篇小說的開端,好好地寫下來。
於是,就有了《2012末夜》。
這個故事前後寫了一年多,中間發生了許多事情,牽扯了精力,也耽誤了進度。等磕磕絆絆寫完的時候,離傳說中的末日也不過一年的時間了,時間如流,逝者如斯。
寫的時候問過很多人,如果真的有末日,你打算怎麼迎接那一天?有人說要環球旅行瘋狂享樂,有人說要靜心修行以待來世,還有浪漫的傢伙說要死在愛人的懷裡才算沒有遺憾……說起來,在對待末日這一個問題上,會折射出一個人的真實的價值觀吧?
因為人總是戴著面具活著,戴久了,幾乎都已經忘記那是不是自己真正的模樣……只有當末日來臨的那一刻,在生命的盡頭,才能遇到自己。
那麼,正在看這本書的讀者們,你們相信那個古老的瑪雅預言麼?當那一日來臨的時候,你們會做什麼呢?
或許,這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只是在夢境裡度過那一夜的,第二日起來,陽光依舊燦爛如昔,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但是,沒有人知道在睡夢裡的這個世界已經悄然毀滅,而我們所有人,正在夢境裡繼續生活下去,宛如MATRIX裡的人們,在虛擬世界裡永不醒來。
……人生如夢,誰知道我們如今是生活在第幾層夢境裡呢?但如果是個幸福的,哪怕是短暫的夢,那也足夠了。讓我們一起,手握著船票,等待2012那個日子的到來吧:)
是的,不要怕。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後記二 一個物理學家眼中的奇幻
李淼
“放下”滄月的書,我就收到訊息說大型強子對撞機可能看到黑格斯粒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露面了。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有兩個探測器專門用來找這個“最後”的粒子,他們在年底之前,即12月13號有一個公開的學術研討會,這一天可能會成為歷史性的一天,也許物理學家們還不能說肯定發現了這個粒子,但他們至少可以說有證據了。
滄月的書提到了大型強子對撞機,這臺機器在她的小說中出現的次數不多,但在最後的光明之子與黑暗之子的對決中卻起到了關鍵作用。是什麼關鍵作用?我在這篇讀後感裡不能提前劇透。
2012年12月21日,據說是瑪雅歷中的最後一天,民間盛傳這個末日的故事,而美國大片《2012》中的各種天災以及最後的巨型方舟更成為了我們日常的話題。滄月獨闢蹊徑,將2012年12月21日說成是《死海古卷》中的光明之子與黑暗之子的決戰之日。《死海古卷》比舊約更古老,與《死海古卷》相關的是一個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