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後,無論是分管城建交通,還是文化教育,哪一樣都有所建樹,不像我們一些萬金油幹部,安排在任何位置都會把報告做得頭頭是道,把權力運用到極致,但就是不幹實事。高志強想,如果由自己做市委書記和市長,一定要給畢雲天壓副重擔,至少也得任他個常務副市長之類的職務。
出了寧陽縣便是黎西地域了。雨開始小起來,慢慢便停住了。高志強問小馬幾點了,小馬伸手按亮車棚上的頂燈,看看錶說,九點多了。高志強說,走了五個小時才走了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如果路好又不下雨的話,最多也就三個小時。又說,你們餓了沒有?要不要找個地方解決一下問題?小馬說,小羅你看呢?小羅說,趁現在雨停了下來,快趕路吧,到黎西再吃晚飯也不遲。小馬也說,是呀,看這天色,過一陣這雨說不定又會下下來的。高志強說,好吧,到了車上,你們是領導。小馬小羅就笑笑,不再吱聲。
黎西市這邊的路好走得多,十點多車子便進入了黎西市區。一條寬闊的水泥大道展現在眼前,兩旁是整齊劃一的高杆,一盞盞彩燈高懸其上,把一條大道映照得五光十色,壯觀無比。小羅放慢了車速,彷彿是想多欣賞幾眼這難得的好景。小馬開啟窗戶,將頭伸出去張望著,一邊讚歎道,哎呀,好美麗好氣派喲!高志強也有一種進入了大都市的感覺。其實黎西市區也就十幾萬人口,只有臨紫市區人口的一半,可人家就是會辦事,把一條進城的大道裝飾得如此豪華大氣。高志強心裡說,怪不得人家黎西市的主要領導上得那麼快,相比之下,臨紫市的領導則老待著不動,多年難得一升。就說現任書記老文吧,幹了快兩屆了,至今還沒有要升遷的跡象,而文書記不動,他們這些副書記副市長也就難得有進步。正這麼思想著,這條足足有十五公里長的大道不覺已經走完,現在車子已經進入城區。小馬問高志強,要不要給黎西市委領導打個電話?高志強說,先隨便吃點東西吧,然後再跟他們聯絡也不遲。小羅於是將車開到一家餐館前停下,三人進去吃了頓便飯。走出餐館時,天上又下起了大雨,那勢頭比下午的大雨有過之而無不及。上車後,高志強就給宋曉波打電話,說自己已經到了黎西城裡,問他在哪裡。宋曉波說,我們還在鄉下,山洪沖垮了路基,我們已困了兩個多小時了。高志強說,要不要我去接你們?宋曉波說,你要來就開架直升飛機來吧。高志強只好作罷,讓小馬給黎西市常委值班室打電話,先找個地方住下再說。
接待高志強的是黎西市的一位姓楊的副書記。因為牛副書記一行的住地都在黎西賓館,楊副書記就徵得高志強的同意,將他們三個也安排在黎西賓館住下,聯絡起來方便些。單人套問已經沒有了,楊副書記只得讓服務員開了兩個雙人間,小馬和小羅一間,高志強一間。楊副書記和高志強也算是同僚了,常在一起開會什麼的,所以房裡只他們兩個的時候,說話就隨便起來。楊副書記話裡有話道,高書記你真是訊息靈通之人,牛副書記一到黎西你就立馬跟了過來。高志強說,聽口氣你是不歡迎我到黎西來囉。楊副書記笑道,歡迎歡迎,隔壁鄰居,山相連水相接,黎西劃之前,大半都屬臨紫管轄。高志強說,是嘛,當年王昌齡在黎西送友人赴臨紫的紫山縣上任時,曾有詩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就道盡了兩地的密切聯絡。楊副書記說,高書記真是博聞強記,王昌齡的詩就刻在黎西市南十公里處的芙蓉樓裡,明天我陪你去看看。高志強說,楊兄的美意我領了,這次就免了吧,見過牛副書記後,我就得趕回臨紫,好多事情都急著要處理呢。楊副書記說,牛副書記要接見你,想必是有什麼好事吧?高志強說,哪來那麼多的好事?只不過許久沒見面了,牛副書記想跟我敘敘舊。楊副書記笑道,我聽人說當年牛副書記在下面做地委書記時,你正在晏副書記身邊,牛副書記要見晏副書記,都是你做的安排。高志強也笑道,你也相信這些民間文學?楊副書記說,這可不是民間文學,而是正宗的官方文學,官場上誰不知牛副書記是晏副書記的人?如果不是晏副書記的作用,姓牛的能這麼順利地做到省委副書記的位置上嗎?現在晏副書記雖然下去了,但有牛副書記在上頭,你姓高的進步一定很快。高志強搖搖手道,哪像你說的這麼容易?我現在不是和你一樣,都是副官嗎?楊副書記說,你怎麼能跟我們這些從基層上來的人比呢?我們這些人無根無底,只能做一輩子的基層幹部,要在地方上幹到進火葬場的那一天。
高志強實在不想在這樣的地方談論這些敏感的話題,便不再接楊副書記的話茬。這位楊副書記比高志強要大十來歲,五十多了,是從過去的公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