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婦或進入就業市場。”
只有少數男士羨慕女人讓人撫養,通常他們對家事的本質仍持有不切實際的刻板印象:“有時我會想像扮演家庭主夫的角色,由女人來養我會是什麼樣子。在我送妻子上班後一兩個小時內,我會迅速做完家事,然後就可以享受剩餘的時光。我會跑步和舉重,保持良好的身材。如果我太太能分擔經濟重擔,我當然樂意分擔家事責任。”
“我覺得如果我是女人我會比較快樂,因為我可以懶洋洋的,而且受到嬌寵。”
“我羨慕女人依賴的角色。”
“我羨慕她們沒有賺錢的壓力。我會喜歡別人養我一陣子。”
有些男士已經瞭解在經濟上依賴別人的不便:“我曾經羨慕女人可以選擇受人撫養,但我現在知道經濟上不能獨立的缺陷。”
“我曾羨慕女人不必工作,不過我現在發覺她們也受到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必須出外工作,而家事本身又是相當令人筋疲力盡的。”
傳統男女角色的不平等,讓雙方都揹負了沉重的壓力,而且往往製造出對立、不信任的情境。如果每個人能夠自由選擇關係中的角色,創造出嶄新形態的關係,尤其是較為平等的關係,那麼就能減少彼此的不信任,相互的尊重與交流也才可能實現。
不幸的是,美國社會迫使女人在經濟以及社交上處於次等地位,因此大部分女人仍然依賴男人根據美國勞工局的統計,在1980年,同樣的工作,女性只獲得男性59%的報酬……傳統上,有小孩的女人必須依賴丈夫的善意來撫養她和小孩。或許這為她帶來微妙的壓力,令她畏懼丈夫,迎合丈夫的願望,而不顧自己的感受,因此壓抑了自由與自發的平等關係。這樣的壓力在很多時候,也迫使女人不敢告訴男人她們需要陰Di刺激,或是她們用以自蔚達到高潮的方式,如同《海蒂性學報告:女人篇》在“性奴隸”一章所討論的。
顯然,在一個女性依賴男性善意以及經濟支援才能生存的社會里,男性有理由質疑女人愛他們的動機。因此,女人在經濟上的依賴,會讓男人不時懷疑對方愛的是自己,還是被當成“一張長期飯票”。這是我們所熟知的體制所帶來的悲劇。在許多方面,男女都無法互相信任,這種不信任也會腐蝕較為深刻而執著的情愛關係。
男人應重新界定和女人的關係
許多男人沒有察覺婦女運動跟他們的關聯,也沒有看出自己進退維谷的處境以及疏離的感受——表現在婚姻裡、工作中和生活上,他們得不到親密的情感。這之間與婦女運動對社會與男女關係的批評、對改善現狀的建議有什麼關聯?許多男人比較傾向於將婦女運動視為“女人的抱怨,製造騷動”,而不懂得男女雙方共同努力來改變和重塑彼此的關係(及家庭),才能帶給雙方更大的幸福。許多男人憤怒現在女人可能要“佔上風”了,因為他們感覺到不受賞識、不能滿足、憤怒以及窒息。
男人對婦女解放的看法
針對“你對婦女解放有什麼看法”的問題,許多答覆都顯示了對女人強烈的憤怒,或是憤怒男人自身的處境、男人在社會上的角色以及無法自我實現。隨著婦女運動的發展,強調女人應該獲得更多的獨立自主權,許多男人感覺遭到了毀謗及誤解:“我所聽到的都是男人如何殘忍,女人永遠在性方面任男人宰割,以及女性同胞可以相互扶持,不需要男人。我不喜歡被人歸類,就像女人一樣,我希望被愛,而且回報以愛。”
“有些男人比女人更堅決地支援女性主義,為什麼一竿子打翻所有男人?社會不僅強制女人扮演她們的角色,同樣也號令男人。男女都一樣,都被制約和奴役,遵循著傳統的生活方式。”
“今日的男人似乎受到忽視。婦女運動或許非常必要,而且解放了男人如同解放女人一樣,但是目前的焦點過分集中在女人身上。許多女人在性方面遭遇了問題都歸罪於男人,我不認為男人應該負全責,從出生下來,男人被制約成要強硬、收斂情感、不許哭,如果你哭,你就是娘娘腔,以及不能互相碰觸,任何想要反抗的男人通常會受到壓迫。對女人來說,男人成了替罪羔羊。沒錯,男人的態度讓女人受到很多不平等的待遇,在工作和性方面,女人做的事大都被認為比不上男人,女人被視為劣等,難怪她們怨恨男人。但是必須瞭解的是我們都被置於同樣的處境裡,男人必須擺脫許多制約,重新學習。對女人來說,受夠了就發洩出來比較容易,因為她們一向獲准生氣、焦躁和哭泣。男人卻被制約成剋制自己、冷靜、不要焦躁、要講理。你是否嘗試過在面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