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東西兩路軍戰況不利,种師道決定連夜退兵回雄州,輜重先行,种師道率精銳斷後,但是還是被遼軍現,用輕騎追擊,宋軍大亂。
好不容易回到雄州,遼軍又突然趕到,童貫的宣撫司下令諸軍不能進城,估計是怕被遼軍乘機攻進城來但是這時城內城外大亂,楊可世率人馬迎擊遼軍,辛企宗、辛永宗也率領勝捷兵援救。當時天黑暗,北風大雨,震雹如拳,可惜宋軍當面不能相視,自中午至晚上風雨更急。此戰,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間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帶死屍相枕藉不可勝計。
宋軍第一次攻取燕京慘遭失敗。趙在東京本來做著“不戰而勝”地美夢,每天望眼欲穿地盼望著好訊息,結果得到的是慘敗,很是惶恐不安,便下詔書班師回朝。
遼人見宋帝國在這時撕毀百年盟約,非常傷心,遣使向童貫哭訴:“我國女真部叛亂,也是大宋所憎惡的。今天大宋圖一時之利,棄百年之好,結豺狼之邦,為他日的大禍埋下伏筆,到時候怎麼辦哪?救災恤鄰是古今通義,才是大國應有地作為啊!”
童貫無言以對,种師道也趁機請童貫許和。童貫見种師道消極怠戰已經非常憤怒,現在更是怒不可遏,上書樞密院彈劾种師道,把罪責全推到种師道、和詵身上,奏劾种師道天姿好殺,臨陣肩輿,助賊為謀,以沮聖意,和詵不從節制乞行軍法。
趙立即詔种師道押赴樞密院責授右衛將軍致仕(退休),和詵州團練副使筠州安置。
此戰遼國雖大獲全勝。但總體地被動局勢並沒有得到改善。內部還是危機重重。屋漏偏逢連雨天。宣和五年二月。耶律淳一病不起。撒手西去。燕京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大臣蕭乾等立耶律淳地妃子蕭後為太后。主持國政。蕭太后攝政後。怕自己被人家說“頭長見識短。嘴上無毛辦事不牢”。迎立天祚帝地次子秦王為帝。人心多不服。
燕京新拼湊起來地遼軍中有大量地漢族士兵。隨時都可能生譁變。而遠在夾山。被追得狼狽不堪。但又不甘寂寞地遼天祚帝。揚言要率軍來燕京平叛。討伐蕭太后。鑑於燕京處於狗咬狗地迷局。許多見風使舵漢人、奚人。都不想為遼國殉葬。暗中在尋找出路。
三月。遼州留守郭藥師率八千常勝軍來降。童貫大喜。授其恩州觀察使。將常勝軍編在劉延慶麾下。作為滅遼地主力先鋒。郭藥師告訴童貫。燕京小朝廷此時內憂外困。人心惶惶。有機可乘。可以命大將劉延慶率軍十萬。郭藥師自
導。再度進攻燕京。童貫也覺得這個計策不錯。於地建議。命令劉延慶率領軍隊進攻。一舉拿下燕京。
遼蕭太后聽聞常勝軍降宋。非常懼怕。派蕭容、韓到宋營中奉表稱臣。甚至非常屈辱地將兄弟之國降為伯侄之國。並且再次宣告瞭唇亡齒寒地道理。童貫只想著自己憑軍功封王。將其叱罵出營。韓在中庭怒吼道:“遼、宋結好百年。誓書具在。汝能欺國。獨能欺天邪!”
但韓老先生的怒吼已經沒用了,宋廷提前設立幽州燕山府,以尚書左丞王安中為燕山府路宣撫使兼知燕山府,並催促劉延慶趕緊進軍。劉延慶雖不強烈反戰,但也並不支援滅遼,其麾下更是各懷其謀,一路議論紛紛,軍紀極差。遇到蕭幹軍前來抵抗時,諸軍皆不配合,進討不利,劉延慶也懶得想辦法,就閉壘不出,與蕭幹對峙。
這時郭藥師提出建議,趁蕭幹主力在前線對峙,他率常勝軍突擊燕京,他們對燕京地情況很熟悉,可以趁虛攻克。劉延慶採納了他的意見,給他六千騎兵偷襲,並遣兒子劉光世率部作為後援。郭藥師地計策果然收到奇效,輕鬆攻克幽州,蕭太后請降。
嚴格地說,這是自石敬~出賣幽雲十六州後,175年來第一支進駐幽州的“王師”,如果不是後來地事情,郭藥師堪稱民族英雄。但此時郭藥師及其常勝軍卻暴露出素質低下的一面,他先是宣稱要把城內地契丹人和奚人(蕭姓)殺光,然後又放縱士卒劫掠,自己日夜宴飲,一副土匪進村的流氓姿態,百姓無不痛恨。
蕭太后密報了蕭幹,蕭幹率精兵三千趕回燕京,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遼軍此時殺紅了眼,個個死鬥,兇猛異常。而劉光世這公子哥兒率領的接應軍隊,可能在盧溝橋附近欣賞‘燕京八景‘之一的“盧溝曉月”,未能如期接應郭藥師。城內的宋軍抵擋不住,紛紛潰散逃跑,郭藥師從城牆上用繩子墜下拼死突圍才逃回宋軍大本營。
蕭幹在將郭藥師殺敗以後,即將城內士兵調到城外,沿永定河北岸設防,與劉延慶的宋軍隔河對峙。蕭幹自知守城遼兵數量不及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