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鋒掣拔在手中,以防不測。

越往裡走,這山洞越見寬闊,天生沿道路不停前行,轉過幾道彎後,卻被眼前景物驚得呆住了。

眼前竟然是一片足有兩個足球場大小的廣場。

廣場中心豎立著共計十八張石刻畫像,畫像上似乎刻的是人。

天生走進了仔細觀看,只見那幾十張畫像上每張都畫了一個人,手指著一把長劍,長劍懸停在空中,形態各異,有的直直前刺,有的在空中畫出無數道詭異的圓圈,有的劍光如扇,張開一道光幕,有的乾脆連劍身也不見了,空中只有層層排列的無數道光暈,好像一朵盛開的蓮花。

最左面那塊畫像的右上角刻了一行小字“《斬天十八劍》,二十歲時仗此劍法,於松山絕頂會盡天下劍仙,碎上品仙劍一十九口,中品仙劍三十六口,下品仙劍百六十口,各類法寶不計其數,一時天下無敵——山人呂洞賓題。”

“原來這十八幅畫竟然是十八種招式?”天生把十八幅石像一一看了遍,發現這不但是劍招,而且不是普通那種把劍拿在手上揮舞的招式,好像是指揮飛劍在空中攻擊對手的方法,暗道:“真有趣,原來放飛劍也有所謂的招數?不過就算是再神妙的招式,也不能僅憑招數就砍斷一兩百把仙劍和無數法寶吧?多半還是你的劍好,否則給你把菜刀你砍給我看?”

他卻不明白擅使劍者在手中劍與對方的劍品質相近甚至略低於對方時一樣可以憑藉運劍的巧妙方法斷敵劍而自己的劍不損,普通的刀劍技擊是如此,劍客們指揮飛劍在空中互鬥又何嘗不是這樣?只不過這近百年來隨著“劍客職業制度”的發展,劍術也走上了公式化,教條化的道路,使一些真正的“飛劍技擊術”漸漸失傳,現代劍術只一味的要求提高修煉層次,成了“形而上學”的為了修而修,完全失去了“劍術”真髓。現代一個修到“大宇階”的職業高手如果真和古時那些只相當於“小宇階”層次的劍仙鬥劍,在寶劍品質相當的情況下是必敗無疑。

天生不懂這些道理,反而覺得這個叫呂洞賓的人誇誇其談,沒有多少真材實料,他現在一心想著快點離開這裡回到地面上,因此也顧不上細看甚麼《斬天十八劍》,繼續向前走去,希望可以早一點找到出路。

在廣場盡頭處果然有一個高大的石門,石門有門無扇,陣陣微風從門內傳出,天生終於找到了風源,大喜過望下想也不想就邁步而入。

門內是一間約有五十平米左右的石室,石室正中橫放著一張晶瑩潤澤的長方形玉石,上置著一個落滿塵土的蒲團,蒲團上端端正正擺放著一卷玉簡及一柄古色斑瀾的長劍。

在蒲團上方的室頂,點綴著五點亮閃閃的東西,分別發出“黃”“紅”“白”“黑”“青”五種光華,五種光華爭相輝映,陣陣微風從室頂向下方吹來。

天生四面細察,不由大為失望,室內並沒有任何漏風漏光的地方,微風像是因為這五種光華而生。失望之餘,天生也暗暗感到奇怪,難道古洞內的微風和空氣都是因為這五點亮晶晶的東西生出來的,這是甚麼物質?物理化學課上可沒學過。

尋找出路的希望破滅,天生反倒靜下心來仔細觀察起這間石室,一看之下天生差點失聲笑出來,眼前的一切越看越像是老套武俠片中主人公古洞奇遇的場面,自己何德何能,居然也有機會過把主角癮?不過自己奇遇頗多,猴子老色鬼夜叉王都遇過了,眼下這場面倒也算不了甚麼。

自嘲地想著,天生伸手取過蒲團上的那捲玉簡。

玉簡是由一些玉色斑斕的玉片組成,外以金絲串就,天生剛把玉簡開啟,一道五色霞光已從簡上發出,天生只覺得眼前一花,似乎有道金色人影在眼前一晃,跟著就消失不見。

定了定神,天生向玉簡上看去。

那玉簡上竟然寫了一筆端正的隸書,天生學過毛筆字,對隸書並不陌生,只見玉簡開頭寫道:“余天遁劍客呂洞賓,二十歲學成劍術,仗劍天下誅殺妖邪無數,終因殺氣太重,自知難渡天劫,特選此洞天福地為坐化之處,室內留有‘青暈劍’一口,室外另有一十八座石壁,上刻餘畢生所創之〈斬天十八劍〉,留贈後世有緣人。”

天生暗道:“原來他竟然是位前輩劍仙,斬天十八劍原來是他創出來的,也算了不起了。”

只見那玉簡上又寫道:“能至此地者必非凡人,如系妖邪之輩,方才已被吾簡上留影所斬,能閱此簡者,必是同道中人,若來人已可御劍,當可在此修習斬天十八劍,此乃飛劍技擊之法,練成之日可碎萬物,功力不足者可借吾所留之“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