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小寫字檯。北間則佔據了大廈的西北轉角,一張氣派的大寫字檯背對著轉角兩翼的落地玻璃窗戶,桌面上一大疊凌亂的書刊中,有一部膝上型電腦,房間中央放了一圈沙發和茶几,一臺臺式電腦及印表機掃描器等全套裝置沿南牆一字排開。 此時夜色已深。房間內寂靜無聲,燈光暗淡。鄭普仍伏在大寫字檯上工作,全神貫注盯著晶亮的電腦螢幕,肌肉鬆弛的臉上蒙上了一層淺藍色的光澤。在他身後,百葉窗簾半開半閉,落地玻璃窗戶外是灰黑色的天空。城市匍匐在腳底下沉睡。 兩天以來,鄭普一直掛在網上,關注著已被傳揚四海的兩份揭發材料:一份披露了徐中路為金三角販毒組織洗錢的線索,另一份則涉及新滄大廈建設史內幕。是徐中路親自打電話給他,簡要介紹了事發經過,吩咐他放下手上其他事情,重點關注這兩份揭發材料,在一週內作出法律評估。 四十三歲的鄭普原是一名業內小有名氣的律師,八年前因為偽證罪和涉嫌幫助委託人銷燬罪證而被判刑五年。服刑期間,風韻猶存的妻子與他離婚,帶著他五歲的兒子出國另嫁他人。出獄以後他不能再涉足司法工作,於是去了一家廣告公司跑業務,但不到兩月便被開除了,理由是他對公司隱瞞了犯罪前科。正在走投無路之際,他在街上迎面碰見了以前管教過他的一名獄警,獄警竟拉著他去赴飯局,並介紹他與王輝認識。不久,王輝將他引見給徐中路。 徐中路一見鄭普面就直截了當說,他派私家偵探去了解過鄭普的情況了,對他倒黴的經歷深表同情,對他的律師資歷和法律經驗十分滿意,有意僱他當一名私人顧問。徐中路開出的薪水是:年薪十五萬,外加年終獎金。這對於遭遇生存困境的鄭普來說,實在無法抵擋其誘惑。 “我的生意,有乾淨的,也有不乾淨的。”徐中路對鄭普相當坦白。 相對於十五萬年薪,鄭普覺得工作簡直太輕鬆了。絲毫沒有冒險色彩。他負責組建一個直接聽命于徐中路本人的情報室,主要任務是:1)收集長三角地區縣以上政府官員及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要員的個人資訊,包括年齡,學歷,出生地,歷任職位,頂頭上司和下屬官員名單,退休日期等等;2)建立一個全國著名律師的資料庫,必要時重金請他們出山,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援;3)每月寫出一份中國政府的最新政策動向,供徐中路決策參考。 每天的日常工作基本上是讀報和上網。每月還可支使五萬元出差經費,在長三角地區內活動,與各級政府官員打交道,吃吃喝喝,或飛往北京,拜訪一些著名的律師事務所和名頭巨大的法律專家。簡直是無與倫比的美差。所以他一干就是三年,工作出色,深獲徐中路敬重和信任。 鄭普希望至少再為徐中路幹上三至四年,存夠五十萬人民幣,保證自己十年之內不至於衣食有憂。他已經花了三十萬元為自己買下一套住房(他原來住的房子在離婚時已判給了他前妻),留作自己養老用。住房簡單裝修後已出租出去,每月為他收入房租一千多元。他清楚這輩子他不會再有什麼大出息了,命中註定就這麼混下去,一點一點變成一堆老骨頭。他惟一的精神寄託就是業餘研究中國古代刑律,希望有朝一日能寫出一本這方面的專著,震一震法學院那幫皓首窮經的教授們。 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生活已變成了傳奇:充滿了變數,危險以及犯罪。每當夜深人靜,想起自己如夢一般的身世,免不了一番感慨。之後,鄭普便這麼安慰自己。 三年以來,鄭普已慢慢了解了徐中路,也知道徐中路在為金三角販毒組織洗錢。這是徐中路的真正生意,其他一切都只是掩護。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膽戰心驚,萌生退意。他明白,徐中路之所以看中他,是因為他身上有汙點。汙點是他在黑道上通行無阻的新身份證。社會已自動將他歸類,他無法抗拒,無力迴天,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 但他仍會良心不安。一到這一難過的時刻,他就表現得像一個憤怒青年,兇狠而暴躁地責問自己:除了為黑道服務,我還能幹什麼?誰會付我這種有犯罪前科的人十五萬年薪?這個社會總是說得太好聽做得太差勁:為什麼連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也不給我?為什麼大家總是不斷拒絕我?為什麼要白白浪費一個法律人才?&nbsp&nbsp&nbsp&nbsp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第四回:下臺(6)

在過去兩天裡,鄭普日夜漫遊在網上,出沒於上百個合法和非法的BBS。網上熱鬧非凡,帖子漫天亂飛,全都在興奮不已地議論漂亮的南段女市長梁幼青和房產鉅子徐中路幽會偷歡的錄影帶曝光一事:有憤怒聲討的,有幸災樂禍的,有嬉皮笑臉將此當作最新娛樂事件的(此帖附錄的影片檔案標題